首页 > 资讯 > 健康

柴静《穹庐之下》一日爆红的五大原因
来源:西楚网       时间:2015-03-04 09:57:42
分享到:

农历正月初十,公历是2月28日,一个要上班的星期六。这一天,相信中国绝大多数网民都在观看和讨论一部同一部片子,就是《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雾霾调查《穹庐之下》一日爆红的五大原因

我不是一个追星的人,柴静的畅销书《看见》我没有看过。但是,我看过她做过的新闻调查节目,也偶尔在坐飞机的时候在飞机读物上看过她写的专栏。 她的电视节目一直保持有比较难得的批判性,她的专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笔相当优美和隽永。相比电视节目,我更喜欢她专栏里的文字。

今天朋友圈里,到处转的都是这个片子,再加上之前对她的好感。下午时分,打开了视频,本来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就是想瞄几眼,但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103分钟的片子。

看完之后,从实用传播学的视角,写几句观后感,也算没有白看。

第一,报道尺度,准确把握,这是一切传播的基础。

不用我说,在我国现在这个阶段,任何要传播的内容都会有一个尺度,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柴静这个103分钟的片子依然保留了她做新闻调查时的犀利,批评色彩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在前80分钟,对雾霾的控诉、对体制的批判力度很大,我一度感觉这个片子很快就会被和谐掉。

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的背景下,这不是为“两会”的炮手们提供炮弹吗?

但是到了最后一集,内容回到了“每个公民可以为雾霾减少做点什么”上,雾霾的产生和很多东西有关,餐馆油烟、工地扬尘、加油雾气都有,而每个公民都可以去尽自己的一点义务。

看到这里,我又立马觉得这个片子安全了,因为,“大团圆”的结局减弱了对政府和体制的批评力度。

我这不是批评柴静,我只是想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传统媒体上还是新媒体上,要把自己制作的内容顺利地传播出去,就一定要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否则就只能在“地下”传播。

在这一点上,这部片子找到了批判和安全传播的结合点,也可以说是一部“可以容忍”的片子。

 

第二,内容制作,专业精良,这是良好传播的核心。

就一部影像片来说,《穹顶之下》100多分钟,算是很长的了,要把观众的眼光留住,一定要有很好的内容支撑,否则“瞄几眼”就过去了。恰恰在这一点上,《穹顶之下》是一部严肃认真的作品,内容扎实,制作可谓精良。

从片中可以看到,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在交流现场,柴静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每天可看的内容很多,但大多是粗制滥造的东西,像柴静这般用心用时用钱去打造这么一部片子的做法还是很少见的,看看片子最 后那一长串的制作团队名单,叫你就知道它的投入有多大了。我认为,内容的充实有料正是这部片子得以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的核心因素。

 

第三,名人效应和女儿病情,是迅速传播的助推器。

优质内容非常重要,但是只有优质内容也不行,一个作品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还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

具体到柴静这部片子在今天的迅速传播,柴静本人的名人效应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名人制作,同样的作品很可能火不起来,即使火起来,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发酵过程。

同时,名人就是名人,在这部片子中,柴静的发挥也相当好,衣着得体就不说了,旁白很棒,表达流利更有文艺范。

此外,片子透露的她女儿未出生就患上了肿瘤,也是传播中的一个“新闻点”,成为传播中的一个有力的助推器,关于这一点,大家看看网络上的标题就知道了,基本都少不了女儿病情这个新闻点。

看南方周末记者的稿子,柴静当初在要不要透露女儿病情上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透露了,这固然有叙事的需求,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我想肯定也有传播的考虑。

 

第四,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和平台“公共化”,病毒式微信传播显威力。

柴静制作的这篇雾霾报道,按照互联网术语,是典型的UGC(用户产生内容),虽然这个用户不是一个个体用户,而是一个庞大的专业团队。如今,这 个团队已经没有任何官方头衔,柴静也不再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不过没关系,只要内容好,传播平台和渠道已经不再是问题,因为已经有了大量的公众平台为这类 片子提供刊发阵地。

这样一种情况,在前网络时代是不可思议的,那个时候,刊发平台就是那么有限的几个,或者报纸、或者电视、或者广播电台,除此以外,别无他家。所有的内容要想传播出去,只能从这几个渠道里面选择一种。

前网络时代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而如今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平台和渠道则早已“公共化”。

从具体的传播路径来看,微信朋友圈的病毒式传播越来越彰显威力。一个事件、一条新闻只要能够在朋友圈里转发开来,这个事件、这条新闻的传播效果就能够得到保证。因为,现在大部分网友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微信。

 

第五,科普新闻有可为,科普传播的规律值得研究总结。

对于如今的中国人来说,雾霾可为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了,媒体上关于雾霾的报道更加是连篇累牍,我们自以为对雾霾已经知道得很多了,直到今天看了柴静的这个片子,我才知道我们原来对雾霾知之甚少或者是似是而非。

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认为这与当下中国媒体对“科普新闻”不够重视有一定的关系。

雾霾是一个自然现象,从大的范畴来说,新闻媒体上关于雾霾的报道属于“科普新闻”,这类新闻既不能太专业,否则读者和观众看不明白,又不能太随 意,否则会违背科学原理。这样的报道不好写,需要高手去操作,同时也需要媒体机构的领导高度重视,舍得拿出版面和时段去刊发这样的报道。但是,事实上,在 中国绝大多数媒体上,这样的报道是非常稀少的。

拿雾霾来说,中国的媒体做了那么多的报道,但是像今天柴静这样的既有科学原理又有人文思考的作品还是太少了,要不然,柴静的这个片子也不会一天爆红。

 

我在“新闻生产三部曲”也说过这个观点,中国传统媒体的读者在流失,但是高端读者一直很稳定,报纸要继续有影响力,就一定要转变采编思路,“艺 术化”地去进行新闻生产,有目的地去满足这批高端读者的阅读需求,不能再主打“鸡飞狗跳的社会新闻”,而科普新闻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一类新闻。

(作者:窦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