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说明
  • 规范相关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下册(弱电条文说明

点击目录可直接跳转到相应章节 加入收藏 规范号JGJ 16—2008

目 录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1 一般规定

13.2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与报警、探测区域的划分

13.3 系统设计

13.4 消防联动控制

13.5 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的选择与设置

13.7 消防专用电话

13.8 火灾应急照明

13.9 系统供电

13.10 导线选择及敷设

13.11 消防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

13.12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1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4.1 一般规定

14.2 入侵报警系统

14.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4.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4.5 电子巡查系统

14.6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7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

14.8 管线敷设

14.9 监控中心

14.10 联动控制和系统集成

15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1 一般规定

15.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原则

15.3 接收天线

15.4 自设前端

15.5 传输与分配网络

15.6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8 供电、防雷与接地

16 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

16.1 一般规定

16.2 广播系统

16.3 扩声系统

16.4 会议系统

16.5 设备选择

16.6 设备布置

16. 7 线路敷设

16.8 控制室

16.9 电源与接地

17 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

17.1 一般规定

17.2 呼应信号系统设计

17.3 信息显示系统设计

17.4 信息显示装置的控制

17.5 时钟系统

17.6 设备选择、线路敷设及机房

17.7 供电、防雷及接地

1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1 一般规定

18.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结构

18.3 管理网络层(中央管理工作站)

18.4 控制网络层(分站)

18.5 现场网络层

18.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

18.7 现场仪表的选择

18.8 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

18.10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

18.12 供配电系统

18.13 公共照明系统

18.1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

19 计算机网络系统

19.1 一般规定

19.2 网络设计原则

19.3 网络拓扑结构与传输介质的选择

19.4 网络连接部件的配置

19.5 操作系统软件与网络安全

19.6 广域网连接

19.7 网络应用

20 通信网络系统

20.2 数字程控用户电话交换机系统

20.4 会议电视系统

20.5 无线通信系统

20.6 多媒体现代教学系统

20.7 通信配线与管道

21 综合布线系统

21.1 一般规定

21.2 系统设计

21.3 系统配置

21.4 系统指标

21.5 设备间及电信间

21.7 缆线选择和敷设

21.8 电气防护和接地

22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23 电子信息设备机房

23.1 一般规定

23. 2 机房的选址、设计与设备布置

23.3 环境条件和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23.4 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23.5 消防与安全

24 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

24.1 一般规定

24.2 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24.3 热工检测与控制

24.4 自动报警与连锁控制

24.8 取源部件、导管及防护

24.11 锅炉房计算机监控系统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1 一般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技术性复杂,同时涉及消防法规,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工作,其从业人员,应该熟练掌握与消防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以及各种类型的单项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在修订时,凡涉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报警及探测区域的划分、各类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火灾探测器的设置等内容,都规定了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未做相关条文的引用,仅在相关部分根据民用建筑的特点,作了相应的补充。

13.2.1 将原规范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的规定,根据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规定改为特级、一级、二级。

13.2.3 表13.2.3为根据民用建筑特点,对国家标准GB 50116表3.1.1的补充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种形式。各类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按上述国家标准规定执行。
    本规范补充了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13.4.1 消防联动控制,一般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两种方式。
    1 集中控制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所有控制对象,都是通过消防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的。如消防水泵、送排风机、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防火阀以及其他自动灭火控制装置等的控制和反馈信号,均由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和显示;
    2 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一部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有时控制对象特别多且控制位置也很分散,如有大量的防排烟阀、防火门释放器、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自动喷水灭火管网主、支管上的阀门开闭有电信号的装置)等。为了使控制系统简单,减少控制信号的部位显示编码数和控制传输导线数量,亦可采用将控制对象部分集中控制和部分分散控制方式(反馈信号集中显示)。此种控制方式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消防水泵、送排风机、防排烟风机、部分防火卷帘和自动灭火控制装置等,在消防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对大量的而又分散的控制对象,如防排烟阀、防火门释放器等,采用现场分散控制,控制反馈信号送消防控制室集中显示,统一管理(若条件允许亦可考虑集中设置手动控制装置)。

13.4.4 灭火设施的联动控制
    第1款 设有消火栓按钮的消火栓灭火系统
    消火栓按钮的控制电压应采用交流50V的安全电压,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人身安全,因为火灾发生时使用消火栓,可能有大量的水从消火栓箱内溢出弄湿整个箱体。若不慎则会使消火栓箱和消防水龙带带电,伤及消防人员。
    消火栓按钮发送启动信号后,在消防控制室应有声、光信号显示,联动控制器按相应的灭火程序启动消防水泵(包括喷洒水泵),并能监视水泵的运行状态。消防水泵启动后,消火栓箱内启泵反馈信号灯应燃亮。
    消防控制室对消火栓按钮的工作部位应有显示(有条件时按钮工作部位宜对应显示)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装设直接启、停消防水泵的手动启、停按钮,即使在联动总线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可启动消防水泵。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显示,系指消防水泵的工作电源和水泵的运行状态显示。当消防控制室发出启动信号后,并未见启泵回答信号返回消防控制室,则为故障状态(包括主回路、控制回路故障)。
    第2款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装设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场所中,是否装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本条文中明确作了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的场所同时要设置感烟探测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误认为设置了湿式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玻璃泡),就等于设置了定温火灾探测器。因为火灾探测器的设置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它对火灾起早期预报警作用,报警后离火灾的燃烧阶段和蔓延阶段还有一段时间。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是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湿式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的定温玻璃泡的设置若代替火灾探测器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该定温玻璃泡与火灾自动报警定温探测器(特别是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相比较,其灵敏度低得多。经现场火灾探测试验证明,在同等温度条件下(与热电偶温度探测器比较)比火灾探测器晚动作近3min,如与感烟探测器比较晚近5min多。因此它不能用作火灾早期报警使用(即使能报警亦无电信号输出)。二是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的设置主要建立在以消为主的指导思想上,一经喷水灭火就不是报警而是消防。将会使大量水流充满被保护场所。因此我们认为在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的场所,仍然宜装设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这一设计思想是与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相吻合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设置的水流指示器,主要用以显示喷水管网中有无水流通过。这一信号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是自动喷水灭火;或是因管网中有水流压力突变;或受水锤影响;或是在管网末端放水试验和管网检修等,都有可能使水流指示器动作。因此它不应用作启动消防水泵,应该用使管网水压变化(喷水灭火时的水压降低)而动作的水流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启动自动喷洒消防水泵。由气压罐压力开关控制加压泵自动启动。
    第3款 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设有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设置火灾探测器,主要是用以控制自动灭火系统。系统控制可靠与否,主要决定于火灾探测器的可靠性。若误报则会引起误喷,轻则造成被保护现场环境和人身污染及经济损失,重则直接危害人员生命安全。为此本条规定在控制电路设计时,必须用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组合成与门控制电路,以提高灭火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被保护场所的主要出入口门外,系指被保护房间门口室外墙上,可在该处装设手动紧急启动和停喷按钮,按钮底边距地高度一般为1.2~1.5m。按扭应加装保护外罩,用玻璃面板遮挡按钮操作部位以防操作失误或受人为机械损坏而动作。按钮正面应注明“火警”字样标志(按钮宜暗设安装)。
    被保护场所门外的门框上方,指的是门框过梁上方正中位置,在该处安装放气灯箱。在灯箱正面玻璃面板上应标注“放气灯”字样。
    声警报器的安装高度一般为底边距地2.2~2.5m。该装置宜暗装于被保护场所内,使室内工作人员喷气前30s内能听到警报声和紧急离开灭火现场。
    组合分配系统,系指有喷气管网的气体灭火系统,该系统的控制室宜设置在靠近被保护场所的适当部位。条文规定的中心意思是说明灭火控制方式宜采用现场分散控制。这样能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确认火灾,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独立单元系统一般可不设控制室。若控制功能需要设置控制室时,可设在被保护现场适当部位。但不论是否设置控制室,都应在被保护场所或房间的主要出入口,设手动紧急控制按钮。
    无管网灭火装置,一般是在被保护现场设控制箱(盘)。该装置宜设于被保护场所(房间)室内或室外墙上。设备安装时底边距地高度一般不小于1.6~1.8m(有操作要求时为1.5m左右)。控制箱(盘)安装时应注意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机械损伤和人为引起的误操作。若控制箱(盘)安装在室内时,要求检修和操作方便。本装置亦应增设手动紧急控制按钮,装设于被保护现场主要出入口门外墙上便于操作的位置。紧急控制按钮亦应加装保护外罩和有明显标志。
    对气体灭火的控制与显示,条文中已规定,现场经常无人值班时(如书库、易燃品无人值班库房等场所),若条件许可宜在消防控制室装设手动紧急控制按钮,在确认后手动控制灭火喷气。

13.4.5 在防火卷帘两侧设感烟、感温两种火灾探测器组成与门电路,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在火灾初期用感烟探测器控制防火卷帘首次下降至距地1.8m处,用以防止烟雾扩散至另一防火分区,感温探测器是控制防火卷帘第二次降落至地,以防止火灾蔓延。
    当防火卷帘采用水幕保护时,水幕电磁阀的开启一定要可靠准确地动作,以避免误喷,不然会造成水患,严重污染被保护现场。为此条文规定水幕电磁阀的开启控制,应采用定温探测器和卷帘门落地到底信号组成与门控制电路,开启水幕电磁阀,并用电磁阀开启信号启动水幕泵,这一措施应该是可靠的。
    对防火门的控制方法。条文的中心思想是宜在现场就地控制关闭,不宜在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关闭防火门(包括手动或自动控制)。因为防火门在建筑物中的设置数量是较多的,安装位置又很分散。因此防火门有自动控制功能时宜由感烟探测器组成控制电路,采用与门控制方法自动关闭。防火门的自动关闭若误动作,是不会造成人员混乱等重大影响的。故可以不采用与门控制电路。
    电动防火门释放器的结构和电路类型有两种,一种类型是释放器平时通电产生电磁力,吸引防火门开启,火灾时断电控制关闭,另一种类型是平时释放器不耗电,由电磁挂钩拉着防火门开启,当火灾时释放器瞬时通电,使电磁挂钩脱落而控制关闭防火门。

13.4.6 同一排烟区的多个排烟阀,主要是指在同一排烟区域内装设的排烟管道,安装的数个排烟阀,当火灾时要求数个排烟阀都应同时打开进行排烟。在控制电路中,应防止同时打开排烟阀时动作电流过大,条文中推荐采用接力控制方式满足这一要求。
    所谓接力控制,是将排烟阀的动作机构输出触头加上控制电压后,采用串行连接控制,以接力方式使其相互串动打开相邻排烟阀,并将最末一个动作的排烟阀输出信号触头,向消防控制室发送反馈信号,这样具有连接线少和动作电流小(每次只有一个排烟阀动作)的特点。
    排烟风机人口处的防火阀,是指安装在排烟主管道总出口处的防火阀(一般在280℃时关断)。
    设在风管上的防火阀,是指在各个防火分区之间通过的风管内装设的防火阀(一般700℃时关闭)。这些阀是为防止火焰经风管串通而设置的。本条规定以上防火阀仅向消防控制室送动作反馈信号。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对防烟、排烟风机(包括正压送风机)的手动启动按钮。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设置,应按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第7章、第8章的要求进行设计。

 

13.7.1 消防专用通信是指具有一个独立的火警电话通信系统。
    条文规定的独立通信系统不能用建筑工程中的市话通信系统(市话用户线)或本工程电话站通信系统(小总机用户线)代用。

 

13.8.1 备用照明为供工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需要继续工作场所的照明,如第13.8.2条所规定的部位和场所。当工作人员继续工作完成并撤离后才熄灭备用照明,故其使用时间均较长。
    疏散照明,为供人员疏散而设置在疏散路线上的各种指示标志和照明,故其相对需要时间较短些,要求也高些。

 

13.9.6 此条指消防负荷等级为一级、二级时的情况,可参见国家标准GB 50045相关规定和条文说明。

13.9.10 公共建筑的屋顶层的消防设备除消防电梯外,一般情况下还设有正压送风机、增压泵等,故明确这类设备的供电要求。

13.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耐压不低于交流300/500V。线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而不是规定选用耐热线或耐火导线。这是因为火灾报警探测器传输线路主要是作早期报警使用。在火灾初期阻燃阶段是以烟雾为主,不会出现火焰。探测器一旦早期进行报警就完成了使命。火灾要发展到燃烧阶段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也就失去了作用。此时若有线路损坏,火灾报警控制器因有火警记忆功能,也不影响其火警部位显示。因此火灾报警线路仅作一般耐压规定即可。

13.10.4 矿物绝缘电缆,不含有机材料,具有不燃、无烟、无毒和耐火的特性,使用在铜的熔点以下的火灾区域是安全的,而铜的熔点为1060℃,一般民用建筑的火灾现场最高温度均在1000℃以下。
    耐火电线电缆,又称有机绝缘耐火电线电缆,其耐火温度为750℃,90min,故使用场合相对矿物绝缘电缆要小些。
    本条中,根据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分级情况及消防用电设备分级情况而选择线路。
    本条中的分支线路和控制线,系指末端双电源自动投切箱后,引至相应设备的线路,这些线路同在一防火分区内,且线路路径较短,当采取一定的防火措施如穿管暗敷等,则可降一级选用。

 

13.11.6 消防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都应设置于建筑物地下一层和首层距通往室外出入口不超过20m的位置。这一规定是为了火灾时的消防控制方便,也便于与室外消防人员联系。消防控制室的出口位置,宜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建筑物通往室外出入口,并在通往出入口的路上不宜弯道过多和有障碍物。

13.11.8 消防控制室的室内面积不宜过小,留有适当的室内面积以便于操作和维护工作。在与土建专业商定占用面积时,应尽量从消防安全需要和满足室内工艺布置以及维护等需要出发,并适当增设维修、电源和值班办公及休息用房,这一要求在设有消防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的建筑物内更应加以足够的重视。不能为了单纯节省占用面积而使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不合理和维修不方便。
    二类防火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所需面积也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不少于15m2为宜)。除应满足设备布置规定所需用的建筑面积外,还应适当增加维修及值班用辅助面积。

 

13.12.1 本节应用范围是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界定的。因为,不管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还是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其作用都是对建筑物内火灾进行早期预防和报警,性质是相同的。因此,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分级也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级。
    第1款 由于特级保护对象的建筑物,不管发生什么性质的火灾,其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以及造成的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本规范对执行程度用词为“应”设置。
    第2款 因为一级保护对象较特级保护对象的建筑物从疏散和扑救难度上来讲要容易一些,因此,本规范对执行程度用词为“宜”设置。

13. 12.2 由于二级保护对象建筑物的体量相对较小,配电回路不多,剩余电流的检测点较少,如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则投资性价比不高。因此,建议根据本规范第7.6.5条的规定装设独立型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

13. 12. 3 当二级保护对象建筑物采用独立型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时,如有集中监视要求,可利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编码被模块与其连接组成一个系统。另外,一些产品制造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研发了16点的小型防火剩余电流动作集中报警器,也是二级保护对象建筑物如有集中监视要求时的一个选项。

13. 12. 4 此条规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大中型系统设计中推广使用总线制技术,简化设计,减少设计难度。二是推广成熟的新技术,避免技术落后和布线复杂的多线制系统再现。

13.12.5、13.12.6 在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设计中,检测点的设置至关重要。如设计得不合理,误报率将很高。通常检测点的设置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配电回路的自然漏流对测量的影响和自然漏流波动对测量的影响。二是电气火灾易发生的部位。
    对自然漏流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尽量抵消,方法一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干线部分的自然漏流对测量没有影响。方法二是将监测点设置在电源侧,采用下限连续可调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抵消自然漏流的影响。但这种方法在容量较大、线路较长及自然漏流波动较大的配电回路中也不宜采用。最好还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
    从电气火灾发生的部位来看,负荷侧发生的火灾概率远大于电源侧,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还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为宜。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500mA是现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的规定。由于配电线路的分布电容是和线路容量、线路长短、敷设方式与空气湿度等有关,如果自然漏流波动较大,为了减少误报,建议检测点安装在配电系统第二级开关进线处(楼层配电箱进线处)。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是最近出现的新技术,对于它的设计选用及安装尚无据可依。本规范首次将其列入规范,但可能有不完善之处,还需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13.12.7 关于剩余电流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国内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其安装于消防控制室,二是将其安装于变电所。安装在消防控制室的理由是该系统也是火灾报警系统,且消防控制室在24h内均有人值班,便于维护和管理。安装于变电所内的理由是该系统监测的是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一但出现问题值班人员可以马上处理。
    从上述看二者各有其理。但从工程实际情况看,很多变电所无人值班或非24h值班。因此,本规范规定将其安装于消防控制室。

14.1.1 本章基于民用建筑中高风险对象不多,而高风险对象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国家已另有规范,仅对通用型民用建筑物及建筑群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作出规定。

14.1.2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不等同于安全防范系统,它只涵盖安全防范(人力防范、物力防范和技术防范)中的技术防范。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电子系统工程,要求必须安全、可靠,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先进,而应采用经实践证明是先进、稳定、成熟的产品和技术。

14.1.3 安全管理系统是指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对其各子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集成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又称集成式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4.2.1 入侵报警系统设防的区域和部位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和安防管理要求确定。设计人员应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本条所列的防护区域(目标)进行选择,实施部分或全部的设防。

14.2.3 各类入侵探测器的选择应根据环境和功能需要进行,不能盲目选用高灵敏度、高档次的产品,应以实用为原则。
室外多波束主动红外探测器最远作用距离在产品手册上有指标,但选用时不能直接与设计值等同使用。实际使用中由于雾风雨雪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其探测指标下降较多(多达30%~40%),故有此条规定。

14.2.5 目前大部分矩阵切换控制主机、数字硬盘录像机、多画面处理器等都带有报警接口,可实现简单的报警及联动功能,但与专业级的可划分多防区的报警主机相比,还有不足之处。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系统规模、功能需求等进行选择。

14.2.6 无线安防报警系统可用作特殊需要场合或作为有线报警系统的一种补充手段。其形式可有多种,如无线报警系统、无线通信机、移动电话等。

14.3.1 摄像机设置部位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使用功能、现场环境及安防管理要求确定。设计人员应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本条所列的防护区域(目标)进行选择,实施部分或全部的设防。摄像机的安装部位并不仅限于表14. 3.1所规定的部位。

14.3.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监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

14.3.3 本条对摄像机的技术指标要求略高于国家标准,是考虑到目前CCD摄像机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作出的。
    第7款 这并不是说具有多功能镜头、云台的摄像机不好,而是因为定焦距、定方向的摄像机造价低、操作简便,有时更实用些。
    第8款 适当功能的防护罩,是指能使摄像机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多功能防护罩。
    第10款 电梯轿厢内设置摄像机宜安装在电梯厢门的左侧或右侧上角,便于对电梯操作者进行监视。

14.3.6 从监控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一代的模拟式、二代的半数字式及三代的全数字网络监控系统。与前两代监控系统相比,第三代监控系统基于TCP/IP网络协议,以分布式的概念出现,将监控模式拓展为分散与集中的相辅相成,无限度地拓展了监控范围。目前在较先进的大、中型监控系统中,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信号数字化、设备集成化、控制智能化、传输宽带化。

14.3.7 监视器应根据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及使用目的来选择。屏幕的大小应根据控制中心的面积、设备布置及监视人员数量进行选择。监视器数量应根据安防管理需要,与摄像机数量成适当比例。
    摄像机与监视器的配置比例应适当:系统部分摄像机配置双工多画面视频处理器时,不宜大于5:1;50%以上摄像机配置双工多画面视频处理器时,不宜大于9:1;全部摄像机配置双工多画面视频处理器时,不宜大于16:1。
    监视器的显示方式可分为重点部位的固定监视、一般部位的时序监视或多画面监视,以及报警联动的切换监视。

14.3.8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模拟录像机正被数字硬盘录像机逐步取代。网络功能是对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字硬盘录像机区别于模拟录像机的重要特征。
    数字硬盘录像机按系统平台可分为嵌入式和非嵌入式两种。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又分为PC平台和脱离PC平台两种。硬盘录像机的选用应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从监控功能、稳定性、每秒处理图像的总帧数、信号压缩方式、图像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

14.3.9 摄像机距控制端较远,一般指距离在200m以上。此时可根据供电电压、所带设备容量、供电距离等选择导线截面积,导线截面积不宜超过4mm2

14.4.1 紧急疏散和安全防范是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出入口控制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可靠联动,紧急情况时释放相关的门锁,或者选用具有逃生功能的执行机构。

14.4.3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识别方式大致分为:密码钥匙、卡片识别、生物识别及前几种的组合等四种。生物识别的方法较多,有掌形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等,若再与智能卡组合使用,就可以解决智能卡被非法使用者利用的问题。

14.4.4 防尾随指的是防胁迫尾随和防大意尾随。防返传指的是防止有效识别卡通过回递的方式,被其他人员重复使用。

14.4.6 出入口控制器若设置在控制区域外的公共部位,就可能遭到损坏甚至人为破坏,使门禁作用丧失。

14.4.7 系统管理主机不仅能监视门的开关状态,同时还可控制门的开关。系统可通过管理主机设置每张识别卡的进出权限、时间范围,并可设置各通道门锁的开关时间等。

 

14.5.1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较为复杂,需要敷管布线,实时性是它的最大特点。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无需布线,较为灵活、便捷、经济。

14.5.8 无论是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还是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都应能方便地对巡查路线进行设置、更改,并能记录巡查信息。

 

14.6.1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停车库(场)的出入口处设置自动识别装置,通过各式卡片来对出入特定区域的车辆实施识别、准入或拒绝、记录、收费、引导、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控制车辆的出入,记录所有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进出车辆的收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14.6.2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停车库(场)的建筑布局和对系统需求分析。本条所列功能可根据需要灵活增加或删减,形成各种规模与级别的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6.4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可分为总线制单台电脑管理模式和多台电脑局域网管理模式。总线制管理适合固定车主情况,不收费或按固定时间收费,功能简单,只要求验证车主合法与否即可。此种模式是全自动的,无需管理人员参与。局域网管理是针对大型停车场情况,出入口不止一进一出,功能要求较多,对车辆的出入管理要求严格,每个出口应设置一台电脑,与管理中心联网。

14.6.6 摄像机安装在车辆行驶的正前方偏左的位置,是为了监视车辆牌照的同时,对驾驶员的情况也有所监视。

14.6.8 对于较大型、车辆身份复杂的停车场来说,管理的灵活有效性非常重要。一进一出,多进多出组合灵活。多个出入口可以统一管理,也可分散管理。可脱机使用,也可联网使用,可按不同类别识别卡设置多种收费方式等等,都是系统灵活性的体现。

 

14.7.2 表14.7.2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表5.2.9、表5.2.14、表5.2.19编制的,分为住宅与别墅两类,均为基本要求,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14.7.3 周界安防系统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第5.2.5条、第5.2.10条、第5.2.15条的规定。

14.7.4 公共区域安防系统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第5.2.6条、第5.2.11条、第5.2.16条的规定。

14.7.5 家庭安防系统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第5.2.7条、第5.2.12条、第5.2.17条的规定。
    第1款 访客对讲系统是住宅安全防范的重要设施之一。访客对讲系统除具备交流电源外,还要配备不间断电源装置。住宅入口处主机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防护门上安装及单元门垛墙壁上挂装或墙壁上嵌装。墙壁上安装时,室外主机安装在单元门开启的一侧,同时考虑室外主机电源及控制缆线进出方便。访客对讲系统的室外设备,应能适应当地的气温条件,并要与所处的安装环境相适应(如尽量避开阳光的直射等)。
    第2款 紧急求助报警装置一般设在门厅过道墙壁上,也可设在主卧室的床头柜边。考虑老年和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紧急求助报警装置的触发件应醒目、接触面大、机械部件灵活;安装高度适宜;具备防拆卸、防破坏报警功能。

14.7.6 住宅(小区)安防监控中心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第5.2.8条、第5.2.13条、第5.2.18条的规定。
    安防监控中心设置与外界联系的有线通信是指市网有线电话,如当地公安部门有报警联网专线,应按当地要求增设专线。
    无线通信是指小区内无线对讲传呼系统或无线移动通信公网(手机)。
    安防监控中心设置的综合管理主机,除应具有与各门口单元主机相互沟通信息的功能外,还应具有与网上相互联络的功能及报警显示、储存记忆功能,以实现住宅区内各用户与安防监控中心的信息沟通及信息记录。当某家发生紧急状况时,本住户室内分机、综合管理主机会以声、光等形式,提示紧急状态发生的种类及地点。保安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一面将报警记录在案,一面采取进一步有效措施。

 

14.8.1 安全技术防范的管线敷设关键在于安全。隐蔽、防火、防破坏、防干扰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4.8.2 交流220V供电线路应单独穿导管或线槽敷设,50V及以下的供电线路可以与信号线路同管槽敷设。

 

14.9.2、14.9.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监控中心是系统的中枢,所以其自身的安全、舒适与便捷也同样重要。
    重要建筑的监控中心一般不应毗邻重点防护目标,如财务室、重要物品库等,这是防止一并被控制造成更大损失;同时还应考虑设置值班人员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

14.9.4 系统控制中心的对外联系非常重要,它是下达指挥命令和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告的必要保证。通信手段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有线通信是指市网电话或报警专线,无线通信是指区域无线对讲机或移动电话。

14.10.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集成应是不同功能的安防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及功能上有机连接起来,在开放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实现各有关系统之间可互操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一个综合安全管理系统。

14.10.2 系统集成设计的根据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工程投资、业主管理要求等综合因素,但使用者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同时还应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经济性、高效性及可管理性。

14.10.4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确认后发出联动信号的同时,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自动打开疏散通道上由其控制的门。此时,逃生是最重要的。

14.10.7 子系统集成、综合安全管理系统集成、BMS集成,是三种不同范围的集成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规模、集成深度及广度也在不断变化。综合安全管理系统集成方式是目前的主流,BMS集成将是未来系统发展趋势。

 

15.1.1 根据国际上电缆电视综合信息网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应以城市区域规划来组合用户群网络,并结合国家和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为电缆电视大系统联网预留条件。

15.1.2 场强值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值虽然会有很大出入,但新建工程实测场强确有很大困难。即使在工程的附近地点实测,与最终在天线安装点的实测值,仍会有出入。故允许进行估算,估算时还需考虑当地干扰场强,并作为设计依据。最终的系统指标,可于工程调试时合理调定。

15.2.3 第3款 双向传输是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有线电视网络,更应充分考虑其未来的发展。

15. 2.6 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
    第1款 为保证有线电视系统传输频道的数量及质量,传输系统应选择邻频传输系统。当系统考虑双向传输时,则应考虑750MHz及以上系统。
    第4款 根据有线电视的发展及我国目前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形式,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是我国目前较为理想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

 

15.3.1 泛指接收天线应能满足增益高、方向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等电气性能,以及机械强度高、适应当地风速和防潮或防盐雾、防酸等抗腐蚀性能。但应理解为是要因地制宜地来选择满足当地使用要求的天线,而不是要求必须具备全部电气、机械及物理化学性能。

15.3.2 第3款 有线电视全系统载噪比指标的满足,最关键的是输入到前端的接收信号,即天线所接收的信号场强。所以必须接收天线的最小输出信号电平值满足前端(系统)对其输入信号电平的质量指标要求。

15.3.3 条文主要强调是由宽带天线接收的多路频道信号,因为信号质量各不相同,故应在前端分别处理。

15.3.5 即发射天线的高度是已定的,它与接收天线设置点的距离也是可以测得的,电视信号无线电正弦波的传输,在该接收天线设置点的某个高度其场强信号能达到最大值时,即为最佳天线高度。但实际上该计算高度,在VHF频段是偏高的,不能直接使用,需根据条件调整。

 

15.4.8 第1款 至各建筑物的传输距离最近,可以保证传输损耗较小且其他传输特性较为一致。

15.4.9 第2款 主要考虑高频信号传输时,其信号损失较低频信号大。

15. 4. 11 强调同频段的各频道信号电平值相一致时才能采用宽带放大器,因其为平均放大。否则,就应将各频道信号分开处理,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15.5. 2 当采用光纤作为传输网络的干线时,系统具有线路损失小、传输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并能充分满足系统对带宽、噪声及失真等数据的要求。

15.5.8 光纤及光设备的选择
    第1款 多模光纤成本较低,但因其传播特性差,不适合大信息量的传输,因此多用于通信传输。单模光纤耦合及连接比较困难,但因其具有频带宽,传播特性好的特点,所以在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中,应采用单模光纤。
    第2款 当光节点较少而传输距离不大于30km时,采用波长为1310mm的光波传输,此时损耗小,色散常数为零,成本较低。
    第3款 采用1550nm波长传输时,由于其损耗更小,且可使用光纤放大器直接放大,因此,更适合远程传输,但应注意控制其色散,以避免产生噪声及组合二次失真。

15.5.11 由于放大器本身受温度、电压等的影响会改变工作点,而传输干线受四季温度变化也会改变其频率衰耗特性。所以,为了确保系统指标在任何情况下都满足要求,必须留有一定的设计余量。

15.5.12 保证干线传输性能指标措施
    第2款 强调应该采用工作特性稳定性较高、噪声小的放大器,否则易造成电路的不稳定。中低增益的放大器,其线性好,易控制非线性失真。导频控制电路的全电路工作稳定性高,并易监视。
    第4款 应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传输性能好的电缆。电缆穿管道,尤其是直埋敷设,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整个系统电路的工作比采用架空明敷方式稳定得多。
    第5款 强调必须采用定向隔离度大的器件向用户群馈送信号,以保证在用户群负载变化时对干线传输不造成不良影响。
    第6款 强调要充分利用每一分贝的信号电平,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电平损耗。

15.5.13 由传输干线分配点的分配放大器至该支路最远端用户群之间,可能设有若干个延长放大器,所以其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指标,应均匀地分摊在各个放大器上,而不宜将指标在“桥接放大器”和“延长放大器”两部分之间分摊。

15.5.14 减少延长放大器的级数,可以提高系统的载噪比,保证接收质量。

 

15.6.7 当天线直径较大时,因前馈式天线的高频头前置其焦点处,受环境因素影响,工作温度升高,信噪比下降,而且高频头安装不便,故不宜采用。而后馈式抛物面天线因其具有如下特点,所以对直径较大的抛物面天线更适合:
    1 双反射面,便于根据需要,使其几何尺寸的设计比较灵活;
    2 可采用短焦距抛物面作为主反射面,缩短其纵向尺寸;
    3 由于馈源安装在主反射面后面,避免阳光的直射,使其工作温度降低,有利信噪比的提高,且由于馈源与低噪声放大器之间的传输距离较短,减小了传输噪声;
    4 天线效率较高,对大型天线而言,可降低造价。
    偏馈式抛物面天线其馈源安装位置与主反射面偏置。因而馈源不会对主反射面接收的电波有遮挡。具有天线噪声电平明显降低、有较佳的驻波系数、安装时仰角较小、受雨雪影响相对较小及效率较高的特点,所以当抛物面天线口径在1.5~2m之间,特别是Ku波段大功率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多采用偏馈式抛物面天线。

15.8.5 天线设施往往是该建筑物的致高点,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和引雷的途径,所以应使其具备防雷击的能力,而不被雷击所破坏。如若另设避雷针来保护它,其高度和要占的地域在屋面上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条提倡在自身的天线竖杆(架)上装设避雷针。
    有条件另设独立避雷针保护天线设施时,其与天线的3m间距是为了防止在雷击独立避雷针时,对接收天线可能产生反击的安全距离。

 

16.1.2 公共建筑广播系统设置
    第1款 规定了业务性广播的服务对象,任务及其隶属关系。业务性广播对日常工作和宣传都是必要的。
    第2款 服务性广播主要用于饭店类建筑及大型公共活动场所。服务性广播的范围是背景音乐和客房节目广播。任务是为人们提供欣赏音乐类节目,以服务为主要宗旨。内容安排应根据服务对象和工程的级别情况确定。星级饭店的广播节目一般为3~6套。
    第3款 火灾应急广播主要用于火灾时引导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场所。它的控制方式,鸣响范围与一般广播不同,具体要求见本规范第13章的有关规定。

16.1.3 近年来,随着电声学、电子学和建筑声学的发展,扩声技术发展很快,人们对扩声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条强调要同期进行,并要重视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

 

16.2.2 一般情况下,由于民用建筑工程占地范围不大,建筑物相对集中,广播网负担范围小,采用单环路馈送功率的方式可以满足要求。

16.2.3 公共建筑中除设有线广播控制室外,往往还设有扩声控制室(如多功能厅,宴会厅等公共活动场所)。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控制室间应采取措施联络成一个整体,既可单独又可联网广播;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16.2.4 广播用户分路十分重要,直接涉及系统的确定和功放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在划分分路时应注意火灾应急广播的分路划分问题,特别是与其他广播系统(如服务性广播)合用时,应首先满足火灾应急广播的分路划分要求,满足鸣响范围的特殊控制。

16.2.5 根据国际标准,功放单元(或机柜)的定压输出分为70V、100V和120V。目前,国内生产的功放单元(或机柜)也逐渐采用这样的标准。公共建筑一般规模不大,考虑安全,宜采用定压输出方式。

16.2.9 航空港、客运码头及铁路旅客站等旅客大厅内的有线广播应以语言清晰度要求为主,但很多的旅客大厅(候车、机厅)在广播时听不清楚,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环境噪声高,广播声压级与其差值不符合要求;
    2 建筑声学处理不合适或存在建声缺陷,如室内混响时间太长,存在回声等;
    3 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低频量太强。
    故本条提出应从建筑声学与广播系统两方面采取措施,保证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1 评价室内语言清晰度的指标为“音节清晰度”;
    音节清晰度=[听众正确听到的单音节(字音)数/测定用的全部单音节(字音)数]×100%
    2 依据室内语言的音节清晰度,可估计理解语言意义的程度。其音节清晰度的评价指标:
        1)85%以上——满意;
        2)75%~85%——良好;
        3)65%~75%——需注意听,并容易疲劳;
        4)65%以下——很难听清楚。

 

    虽然电声设备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但扩声系统设计作为工程设计的基础技术仍是工程设计者必须掌握的,尤其关于扩声系统的设计方法等是提高设计水平和确保系统质量的十分重要的保证。
    自然声源(如讲演、歌唱和乐器演奏等)发出的声功率是有限的。在离声源较远的地方,声压级迅速降低,同时由于环境噪声,声音就会听不清楚,甚至完全听不到。因此,在厅堂和广场内要用扩声系统,将信号放大,提高听众区的声压级。

16.3.2 扩声指标的分级是关系到使用和投资的重要环节,选用是否合理影响很大。条文主要提出在确定分级时应考虑的因素。

16.3.3 条文在提出专用会议场所设计要求的同时,还提出除专业使用的视听场所外,应按语言兼音乐的扩声原则设计,目的在于扩大利用率,提高效益,节约投资。事实上,语言和音乐兼用的建筑是较普遍的,在设计时应认真考虑。

16.3.4 扩声指标分级,共分为四级:音乐扩声一级、音乐扩声二级(相当于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一级)、语言扩声一级(相当于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二级)和语言扩声二级(相当于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三级)。对于会议厅、报告厅等专用会议场所,应按语言扩声一级标准设计。语言扩声二级可适用量大面广的基层单位的扩声场所的设计标准。

16.3.5 本条指出了室内、室外扩声设计的声场计算和应注意的问题。
    室内声源的声传播受到封闭界面的限制将产生反复反射造成混响效果。因此,场内某一点的声级除有声源直达声外还有室内混响在该点的混响声,是两者在该点的叠加结果,因此带来一些特殊的问题。应尽力减弱声反馈以提高传输增益和增加50ms以前的声能密度,提高语言清晰度。
    室外扩声基本上属于自由声场,考虑的重点是以直达声为主。但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声传播遇到障碍物产生反射形成的回声,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影响清晰度甚至造成很坏结果,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使反射声在直达声后50ms内到达。如果实现确有困难,应使直达声比回声高10dB以上,掩蔽回声干扰。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因来自不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声音路程差大于17m而引起类似回声的双重音感觉。

16.3.7 厅堂类建筑的扩声质量要求较高,宜采用定阻输出,避免引入电感类设备,保证频响效果。对体育场类建筑,供声范围大、噪声级高,要用大功率驱动,满足听众区的高声级要求。所以,宜采用定压输出为好。
    为保证传输质量,本条提出馈电线路的衰耗应尽量小,不应大于0.5dB(1000Hz时)。

16.3.8 在扩声系统中,用一台功放设备负担很多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是不恰当的。因为一个功率单元故障会影响大范围内失声,所以应合理划分功率单元的输出分路,使每分路单独控制以提高可靠性,减少故障影响面。
    合理划分功率单元也有利于备用功率单元的设置和调度。

 

16.4.2 会议讨论系统是一个可供主席和代表分散自动或集中手动控制传声器的单通路扩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参加讨论的人,都能在其座位上方便地使用传声器。通常是分散扩声的,由一些发出低声级的扬声器组成,置于距代表不大于1m处。也可以使用集中的扩声,同时应为旁听者提供扩声。
    会议讨论系统按其自动化程度不同可有以下三种控制方式:
    ①手动控制:主席单元和代表单元通过母线连接起来,当某一代表需要发言时,可把自己面前的转换开关扳到“发言”位置,他的话筒即进入工作状态,而其扬声器则同时被切断,以减少声反馈干扰。
    ②半自动控制:这种方式也称为声音控制方式,它具有收发自动衰耗、背景噪声仰制和自动电平控制等功能。当与会者对着某一个代表单元的话筒讲话时,该单元的接收通路(包括接收放大器和扬声器)自动关断。讲话停止后,该单元的发言通路(包括话筒和话筒放大器)会自动关断。这种半自动工作方式同样具有主席优先的控制功能。由于这种控制方式的结构不太复杂,操作又比较方便,故适于中、小型会议室使用。
    ③全自动控制:即计算机控制方式。其自动化程度最高,而且往往兼有同声传译和表决功能。发言者可采取即席提出“请求”,经主席允许后发言。也可采取先申请“排队”,然后由计算机控制,按“先入先出”的原则逐个等候发言。此时整个会议程序均交由计算机控制。

16.4.3 会议表决系统是一个与分类表决终端网络连接的中心控制数据处理系统,每个表决终端至少设有同意、反对、弃权三种可能选择的按钮。标准的表决模式是:
    ①秘密表决:不能逐个识别表决的结果;
    ②公开表决:能鉴别出每个表决者及其表决结果。

16.4.4 同声传译的信号输出方式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利于保密,无线虽然使用灵活但要控制其辐射功率,严防失密。要注意处理好发射天线的敷设和辐射场均匀问题。

16.4.5 同声传译有一、二次翻译的区别,而二次翻译可以节省人力,对译员的水平要求低,多采用这种方式。
    同声传译系统的设备及用房宜根据二次翻译的工作方式设置,同声传译应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16.5.1 有线广播设备应根据用户的性质,系统功能的要求选择。大型有线广播系统宜采用计算机控制管理的广播系统设备。
    功放设备宜选用定电压输出,当功放设备容量小或广播范围较小时,亦可根据情况选用定阻抗输出。
    扩声系统的设备选择是扩声设计的重要环节,它要根据设计的标准、投资来源、设备之间的配接要求综合考虑。

16.5.2 传声器在扩声系统中是很重要的设备,本条仅提出选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用途、不同场所应选择不同的传声器(如动圈式、电容式等)。传声器的方向性很重要,一则减少干扰,二则提高传声增益。传声器的频响对扩声有直接影响,语言扩声时频响可窄些,而音乐扩声时频响可宽些,以保证音质丰富。
    应特别注意传声器与前端控制设备的连接配合以及连接传声器的线路长度的影响。

16.5.3 扩声系统的前端控制设备所处地位十分重要,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信号、处理信号并根据需要输出信号,以达到设备之间的最佳配接。
    调音台是听觉形象的重要加工环节,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应特别注意主通道的等效输入噪声电平和输入动态余量。一般而言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应合理兼顾,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有所侧重。

16.5.4 有线广播的用户或广播分路虽较多,但不一定都同时使用,应按同时需要广播的用户功率作为选择功放单元(或机柜)的依据之一。如火灾应急广播,实际用户很多,路数也很多,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广播的范围是有限制的,应以允许鸣响范围内最大用户容量确定。
    广播控制分路的划分也直接影响到功放单元(或机柜)的确定。如饭店的服务性广播,它包括背景音乐和客房内的数套节目,它们将会同时使用但又要分设节目类别,应按分路控制要求来确定最大容量,并分别设置分路功放设备。根据调查分析,本规范提出了每路的同时需要系数,供设计时选用。

16.5.5 功放机柜的选择是扩声设计的重要环节,功放机柜的功率单元的容量规格较多,但一个功率单元不能带过多负载,一则不便分组控制,二则一旦故障则影响面太大,所以功率单元的划分应根据负载分组的要求选择。
    功放机柜要有一定的功率贮备量,贮备量的大小与扩声的动态范围的要求有关,使瞬态脉冲在放大器中放大而不削波,声音不发“劈”,一般情况下要完全满足也是不经济的。应该允许有一个很短暂的削波而又不影响效果。不要以很少出现的某一动态睡值作为要求的标准,只能考虑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要求即可。

16. 5. 6 民用建筑的有线广播一般都比较重要,功放设备应设置备用单元以保证广播安全。因为各类情况不同,对备用单元的数量不宜规定得太死,仅提出应根据广播的重要程度确定,有的可以是几备一,有的就可能是一备一。备用单元的数量直接涉及投资、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保证可靠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备用量。
    备用单元应设自动、手动两种投入方式,对重要广播环节(如火灾应急广播)备用单元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能立即投入。

16.5.7 民用建筑中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选用主要应满足播放效果的要求,要在考虑灵敏度、频响、指向性等性能的前提下考虑功率大小。扬声器要有好的音质效果,当选用声柱时要注意广播的服务范围,建筑的室内装修情况及安装条件等。
    在民用建筑中高音号筒扬声器可用在地下室、设备机房或潮湿场所,作为火灾应急广播用。因为它声级高,不怕潮湿和灰尘。

 

16.6.1 条文为传声器的设置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声反馈,提高传声增益和防止干扰。

16.6.2 因为传声器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处在同一声场爵内,扬声器辐射的声信号会反馈到传声器。这种再生信号会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的某些频率上激发自振,使扩声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潜力,严重出现“开不足”。所以减弱或尽量抑制声反馈是扩声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本条提出了抑制声反馈的一般措施。

16.6.4 扬声器的布置原则与布置方式
    第1款 对一些公共场所(如剧场等)要求扬声器系统集中布置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求声相一致,即声音来的方向基本与声源所在方向一致给人们真实亲切的感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扬声器系统时差可忽略不计,不会造成双重声,使控制电路简单。第2项指的是有些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各方向上都有观众。而受观众厅的建筑、结构条件限制,若将扬声器系统分散布置时,声音几乎是从观众头顶甚至从背后而来,使观众感觉不舒服。这种情况也宜采取集中布置方式。
    第2款 规定了扬声器分散布置的场所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3款 规定了扬声器采用混合布置的场所及应注意的问题。

16.6.5 背景音乐是在高级旅游饭店等公共建筑的活动场所内设置的一种为掩蔽噪声的欣赏性广播系统,设置的效果与环境情况、设置的标准有关,它直接决定着扬声器的选择、布置形式及间距问题,如扬声器的服务范围间距是轴线与边重叠、边与边重叠、或它们的不同程度的重叠等,因而直接决定着声场的情况,本条仅作了原则性规定。

16.6.6 由于体育场地域大、观众多、噪声高,不但要解决对观众席的供声问题,还要解决对场地的供声。因此,要有足够的声压级和较好的均匀度,特别要求在观众向场地的视线范围内不要有扬声器设备造成的障碍。
    随着扬声器设备的性能改进,逐渐由分散向集中设置扬声器系统或分散和集中混合的方式转变。这样就出现了声外溢,给周围环境造成噪声干扰。
    本条就是针对这方面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对集中布置的扬声器系统应控制声外溢,避免产生扰民的后果。

16.6.7 在厅堂类建筑物中,声源在室内形成的声场中,存在着直达声和混响两部分,并用扩散场距离Dc,来表达两者间的关系。
    扬声器的供声距离和传声器与扬声器间距都与扩散场距离Dc有关系。扬声器的最大供声距离不大于3Dc,而且是在使直达声下降至混响声强12dB为前提的。
    要求传声器至任一只扬声器之间的间距尽量大于Dc,其目的是使传声器位于混响声场中,移动传声器不会产生啸叫。

16.6.8 广场类扩声尽量以直达声为主,没有混响声的影响,但却有障碍物的反射会带来回声影响和因不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声程差大于17m而引起类似回声的双重声感觉,两者都会影响清晰度。所以在广场类扩声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直达声压级对回声的掩蔽问题。
    广场类扩声,因范围大、噪声高,需要大功率高灵敏度级的扬声器系统,所以应注意对环境噪声的污染控制。

16.7.1 对导线要求绞合型,是为了减弱节目分路通过导线间的分布电容而造成串音影响。

16.7. 2 传声器线路与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进出线路都属于低电平信号线路,最易受干扰。所以在采用晶闸管凋光设备的场所应特别注意防干扰措施的处理。

16.7.3 由于民用建筑工程的总图规划要求较高,室外广播线路一般采用埋地敷设为主,条文主要提出对埋地敷设线路的几项规定。
    民用建筑的室外广播线路,只有在总图规划允许时,方可架空设置。架空线路应考虑与路灯照明线路合杆架设,此时,广播线路宜采用电力控制用电缆而不采用明线。

 

16.8.1 建筑物的类别、用途不同,广播控制室的设置位置也不同。
    对饭店类建筑,提出将广播、电视合并设置控制室,是因它们的工作任务和制度相同,合并设置可节省用房、减少人员编制和便于更好的管理。
    对其他建筑物来说,广播控制室的位置主要可根据工作和使用方便确定。

16.8. 5 扩声控制室(简称声控室)的位置确定,也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本条提出了一些位置方案。
    剧院类建筑的声控室过去多数都设在舞台侧的2~3层耳光室位置。这个位置不是太理想,其理由如下:
    1 不能全面观察到舞台,对调音控制不利;
    2 对观众席的观察受限制,声控室的灯光等会对观众有干扰;
    3 不能直接听到场内的实际效果;
    4 往往与灯光位置矛盾及声控室的面积等受限制。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将声控室设在观众厅后部,比较好地克服了上述缺点,当然也随之带来线路长的问题,但这可以从技术上得到解决。

16.8.6 扩声控制室内的设备布置原则,主要是避免工作人员为了操作或监视,需要频繁地离开座位或者频繁地起坐,因此要求将需要直接操作和监视的部分都设在操作人员的附近,在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迅速操作以提高效率。
    本条建议将控制台(或调音台等)与观察窗垂直放置。其理由是使操作人员能尽量靠近观察窗,可直接在座位上通过观察窗较全面地进行观察。

16.8.7 在同声传译的设计中要处理好译音室的技术要求,特别要处理好观察窗的隔声要求和合理选择空调设备,并做好消声处理。

16.9.1 民用建筑的有线广播比较重要,因此对交流电源的基本要求是供电可靠。
    由于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当地供电条件不同,如何供电也是不同的。本条提出有线广播的供电方案宜与建筑物的供电级别相一致。
    民用建筑照明电源的电压偏移值,在一般场所为±5%。广播系统设备接在照明变压器的低压配电系统上是能满足要求的,但应注意防止晶闸管调光设备的干扰影响。

16.9.3 广播终期设备是指规划终期的最大广播设备需要的容量,不包括广播控制室内非广播设备,如控制室内的空调、照明、电力等。

16.9.5 广播、扩声系统的接地有保护接地和功能接地两种。
    保护接地可与交流电源有关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采取共用接地,以保障人身安全。
    功能接地是将传声器线路的屏蔽层、调音台(或控制台)功放机柜等输入插孔接地点均接在一点处,形成一点接地。功能接地主要是解决有效地防止低频干扰问题。

17.1.2 本条对本章涉及的“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装置的内容加以定义限制,是将其作为建筑物的设施或附属设施来设置,目的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

17.2.2 医院病房护理呼应信号系统
    第2款 本款有下列两层含义:
        ①“按护理区及医护责任体系”是划分子系统(信号管理单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使系统实用、好用、便于管理的基本保证;
        ②各子系统(信号管理单元)可以是非联网独立工作的,也可将各子系统联网组成医院护理呼应信号系统,便于总值班掌握各护理区、科室病房的护理服务情况及资源调配。
    工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组成方案。
    第3款第1项 强调接受呼叫在时间上的不间断和位置上的准确。“显示床位号或房间号”,并非一定显示字符,也可以模拟盘显示呼叫位置。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显示形式。
    第3款第2项 所有提示方式的设置,都是为便于医护人员迅速、准确、直观地找到呼叫位置。如病房门口的光提示和走廊提示显示屏,都具有防止医护人员匆忙中遗漏、遗忘患者地址及返回护士站途中接受新的患者呼叫的功能。
    第3款第5项 紧急呼叫是指既有优先呼叫权,又有特殊提示方式。
    第3款第6项 对具体工程而言,呼叫提示信号的解除装置应设于病房或病床呼叫分机处,医护人员作临床处置,同时将提示信号解除,否则呼叫提示信号将持续保留。护士站不能远程解除呼叫,除非系统关机。
    第3款第7项 根据医院建筑设计实践,对病房呼应信号系统是否应具备对讲功能,观点存在分歧。赞成具备对讲功能的观点认为,有了对讲功能,加强了护一患之间的沟通,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需求及临床情况,使得医疗服务更具针对性,快速、高效,有的呼叫,可以不到现场就可以解决,提高了对整个护理区的工作效率。不赞成具备对讲功能的观点认为,有了对讲功能,有事没事,事大事小成天呼叫不断,有可能影响对真正需要救治的患者的服务,系统投资多,效果还不好。关于“效率”和“服务”的分歧,根本上还是管理和基于管理的营运问题。设计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向建设方提出建议并按建设方决定的方案执行。
    第3款第8项 本项是对第6项解除呼叫方式规定的除外情况。

17.2.3 医院候诊呼应信号系统
    第1款 门诊量较大医院的候诊室、检验室、药局、出入院手续办理处,因等候患者多、求诊求药心切,患者局部集中,不利于医疗秩序的管理。候诊、取药等呼应信号因其告示范围相对较大,排序原则公开,便于形成较好的候诊、取药秩序。
    第3款第6项 “有特殊医疗工艺要求科室”是指某些检验室、放射科室等。

17.2.4 根据大型医院、中心医院的危、急、疑、难症患者多,会诊多的特点,宜设医护人员寻叫呼应信号。条文中所述“寻叫呼应信号”指有线系统,其造价较低但具有传呼性质。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呼叫更迅速、准确的无线系统。

17.2.5 本次修订将无线呼应系统的主要内容归入本规范第20.5节中,本条从应用场所方面提出要求。

 

17. 3.2 根据使用要求,在充分衡量各类显示器件及显示方案的光和电技术指标、环境适应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屏面显示方案,是信息显示装置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
    信息显示装置可有如下分类:
    1 按显示器件可分为:阴极射线管显示(CRT)、真空荧光显示(VFD)、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发光二极管显(LED)、电致发光显示(ELD)、场致发光显示(FED)、白炽灯显示、磁翻转显示等;
    2 按显示色彩可分为:单色、双基色、三基色(全彩色);
    3 按显示信息可分为:图文显示屏、视频显示屏; .
    4 按显示方式可分为:主动光显示、被动光显示;
    5 按使用场所可分为:室内显示屏、室外显示屏;
    6 按技术要求的高低可分为(主要用于LED屏):
    A级——一般显示屏应达到的基本指标;
    B级——指标高于A级,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较高指标;
    C级——指标高于A级和B级,其中,部分指标是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可以实现的最高指标。
    目前信息显示领域对显示器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大屏幕、高分辨率及高清晰度、低功耗、低成本。当前工程中所采用的显示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类:
    1 LED显示屏
    LED以其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可靠性高、功耗低、易与IC相匹配、可在低电平下工作、易实现固化等优点而广泛受到显示领域的重视。近年来,蓝色LED的开发成功及价格的大幅下降,使LED全彩屏有了很大发展。高亮度LED不断完善,满足了室外全天候显示的需要。
    我国LED显示屏产品的技术水平可与国外同类产品抗衡,部分技术还领先于国外。在我国大屏幕显示领域,LED显示屏几乎是一统天下,而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几乎是100%(但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水平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
    2 PDP、LCD显示器件
    近年来,国外在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的全彩色、高亮度、高对比度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PDP对比度可达300:1,亮度可达700cd/m2。PDP、LCD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业内应给予足够关注。

17.3.3 本条是对确定显示屏屏面规格设计要素的规定。在这个设计环节上,要合理确定显示屏有效显示区域的尺寸,确定显示区域内构成显示矩阵的像素点的数量及像素点径的大小。屏面规格设置要保证在设计视距(即有效视距)远端的观众能看清满屏,最大文字容量情况下的每个字(构成笔画),并兼顾呈现在有效视距近端观众面前的视频图像不是由一个个清晰的像素点阵构成的。即达到文字要看得清,图像要看得好。二者的统一是矛盾的、是相互制约的。这是信息显示装置设计的难点。
     怎么样才能看得清。理论上认为,人的标准视力对视物的分辨与距离无关,与视角有关,达到或超过这个视角,人就看得清,分辨得了。一般认为,人的标准视力对物体的可分辨视角为1'。在工程上,考虑到视认群体视力呈非标准分布,可分辨视角可取为2’左右。具体到显示屏设计上,显示屏的最小可分辨细节就是像素点,它体现在像素点的点径或者说体现在两像素点的间距上。如果说,屏幕像素点不允许很多,组字的笔画要由单排、单列或单点像素构成,那么,设计就必须保证使视认群体在有效视距的远端能够可靠地分辨各像素点,否则,就无法看清文字。
    2 怎么样才能看得好。图文屏和视频屏对所分别显示的文字、图像的细节在分辨率的要求上是不同的。图文屏要求对组字笔画要辨别清楚甚至笔锋毕现,对细节的分辨率要求较高。视频屏追求质感,如油画效果。近看豆腐渣,远看一朵花,它往往强调图像的整体效果,希望屏幕最小可分辨细节不是单个像素点而是大团的像素点阵。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通常尺寸较大,由于受造价的限制,不可能把它做成像电视屏幕那样具有几十万个像素点,工程中,几千点和几万点像素的显示屏比比皆是。在设计中,为使有限的像素有效地完成信息传送,组成显示屏的各像素点的矩阵排列及矩阵中各像素点间的距离尤其要处理得当。一般地说,由于信息显示屏大场合远视距的应用特点,在大幅降低图像组成像素的情况下,还是能取得较令人满意的图像效果的。
    图文显示屏屏面尺寸通常可按下列步骤确定。首先确定基本组字矩阵。然后根据视认距离和分辨率确定像素点间距,即确定基本文字规格。根据显示文字的排列及满屏最大文字容量,框算显示屏面尺寸。再根据其他制衡因素进行综合调整,最后确定组成屏面的像素点和屏面尺寸。
    在处理多功能显示屏的分辨率问题上,必要时可牺牲一部分图像显示的质量要求,否则,就得大量增加像素数量。如果投入资金不受限制,则另当别论。

17.3.4 采用文字单行左移或多行上移显示方式时,文字移动速度宜以中等文化水准读者的阅读速度为参考基点。

17.3.5 设计对显示方案的技术要求
    第1款 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包括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白场色温、闪烁、视角、组字、均匀性等指标;
        ①分辨率(视觉分辨率):医学上用“最小视角”来衡量人的视觉分辨能力,通常认为最小可分辨视角为1',称为“一分视角”。
        在大屏幕显示领域,认为最小可分辨视角为“一分视角”仍嫌稍小,应放大到2'左右,其原因:a.对观众群体,应强调大多数人的视力而不应强调人的标准视力;b.事实上存在着由于散射引入的光学效应;c.在动态显示中,不可能给观众以较长的辨认时间,尤其是文字细节。
        视觉分辨率决定着显示矩阵中任意两个基本信元(即独立像素)间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指标。
        ②亮度:由于显示屏使用环境的照度不同,要求主动光显示屏的最大亮度也不同。目前有关规范和检测标准均未对显示屏最大亮度指标作明确规定,而以合同双方约定的最大亮度指标作为验收依据。
        ③对比度:对比度是信息显示装置一项很重要的光学性能参数,显示系统正是通过规定的信息元的明暗对比来组合信息内容的。
        由研究资料可知,人对亮度变化的察觉最小可达1%,但这个最小值受实验条件限制。对于实际应用来说,认为可接受的最小值约为3%,即等价于对比度1.03。为了可靠辨别,对比度应取8~10或更高。
        显示屏的最高对比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光学性能指标,它不仅反映了显示屏的亮度状况,更反映了环境照度对显示屏亮度的影响状况。目前有关规范和检测标准均未对显示屏最高对比度作明确规定,而应以合同双方约定的对比度指标作为验收依据。
        ④白场色温:白场色温是全彩屏的重要指标。在用户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推荐白场色温在6500~9500K。LED屏的白场色温Tc分为A、B、C三级,见表17-1。

1.jpg

        ⑤闪烁:当亮度变化的速率低于能消除感觉亮度变化的眼睛累积能力的最低更新速率时,观看者就能察觉到亮度上的变化,这个察觉出的亮度变化,就是闪烁。
        ⑥视角:有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之分。由于显示屏用途不同,要求显示屏的视角也各不相同。目前有关规范和检测标准均未对显示屏规定最小视角。应以合同双方约定的视角作为验收依据。
        ⑦组字:在应用中,以像素矩阵组成数字、字母、汉字字符。设计中,应对数字、字母、汉字最小组字单元有所规定。数字、字母最小基本组字单元选择5×5或5×7等,汉字最小基本单元选择16×16或24×24等。组字单元的确定是显示屏总像素构成的最基本依据。
        ⑧均匀性:包括像素光强均匀性、显示矩阵块亮度均匀性和模组亮度均匀性。
        LED显示屏根据均匀性误差范围共分A、B、C三级,见表17-2。

1.jpg

    使用显示矩阵块的显示屏只考虑显示矩阵块亮度均匀性(Am1),不考虑模组亮度均匀性(Am2)。
    第2款 显示装置的电性能包括最大换帧频率、刷新频率、灰度等级、信噪比、像素失控率、伴音功率和耗电指标等。
    对LED显示屏电性能技术要求的分级见表17-3。

2.jpg

    灰度等级HB:标定灰度等级HB分为无灰度(1 bit技术)、4级(2 bit技术)、8级(3 bit技术)、16级(4 bit技术)、32级(5 bit技术)、64级(6 bit技术)、128级(7 bit技术)、256级(8 bit技术)共八级。在任何一种级别中,亮度随灰度级数的上升,应呈现单调上升。
    第3款 环境条件包括照度、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腐蚀性:
        ①环境照度:对于主动光显示方案来说,环境照度过高,会使显示对比度降低,当对比度不能达到8~10时,会破坏显示屏的信息显示效果。因此对于主动光显示方案来说,除了强调显示器件自身的亮度外,还应对环境照度上限提出限制要求。相反,对于被动光显示方案,如果环境照度过低,会缩短有效视看距离,影响显示效果,设计应对环境照度的下限提出要求。
        ②温度、相对湿度及气体腐蚀性:不同的显示方案对环境的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应针对环境选取显示方案。
    第4款 显示屏的机械结构性能包括外壳防护等级、模组拼接精度:
        ①外壳防护等级F:室内显示屏外壳防护等级FN和室外显示屏外壳防护等级Fw各分为A、B、C三级,见表17-4;

3.jpg

        ②模组拼接精度:模组在拼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拼接误差,造成显示屏平整度下降,像素间距改变,水平和垂直方向错位等四方面问题。
        LED显示屏对模组拼接精度分为A、B、C三级,见表17-5。

4.jpg

17.3.7 所列体育公告内容,是公告的待选或待组合的内容。设计中,应使公告表格能按照裁判规则容纳公告内容。在做队名显示时,要考虑多字数的队名。
    对公告每幅显示容量规定:每幅最低应能显示不少于3个道次(名次)的运动员情况,每幅若能显示8个道次(名次),则认为容量已满足使用要求。

17.3.9 由于实时计时数字显示直接面对观众,具有成绩发布性质,因此,计时精确度必须符合裁判要求,并须经裁判认可,否则,不可以做大屏幕实时计时显示。

17.3.12 体育场和体育馆除设有大型固定式计时记分显示装置外,还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小型记分显示装置,以适应小场地比赛使用需求。
    体育场田赛场地可按单项比赛设移动式小型记分显示装置,一般同时进行的比赛不超过六个单项。
    体育馆体操比赛场地也宜按单项比赛设移动式小型记分显示装置,一般同时进行的比赛不超过四个单项。

17.4.2 清屏功能用于阻止屏幕显示及屏幕发生逻辑混乱时。

17.4.3 对比度的取得与显示装置所处环境亮度有关,环境亮度越高,对比度取值应越大。适合于日场显示的对比度,在夜场时会因明暗对比过分强烈而影响视看。

17.4.4 交通港站运营时刻表当采用信息显示屏数页翻屏显示时,应保证每一页发布的信息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给旅客查询车(班)次、斟酌需求、记录数据的空档。另外,页数过多,导致循环周期过长,不符合该场所迅速、高效的特点,应分类设屏合理规划每页发布的信息容量,页数控制在3页左右。一个在特定场所使用的显示屏,如果技术指标完全合格而设置和控制不合理,也不会是成功的实例。

17.4.5 为保证体育成绩的发布控制程序符合比赛裁判规则,显示装置的计算机控制网络,应以计权接口方式与有关裁判席接通。“计权”的级别,应与裁判规则的规定一致,以保证发布成绩的有效性。

17. 4.6 “任意预置”的含义指:可以正计时、倒计时及特定比赛时段的特殊钟形等。

 

17.5.1 对有时间统一和准确要求的企事业单位,应设置时钟系统。系统组成的规模和形式可按需求决定。虽然目前分立石英钟使用已较普及且月误差可小于2s左右,但设置时钟系统便于维护与管理。

17.5.3 对有设置或准备设置分立石英钟作显示钟的企事业单位,当有组成时钟系统要求时,可采用由母钟向分立石英钟发校正信号方式组成系统,以完成系统准确又统一的计时要求。
    鉴于目前生产分立石英钟厂家不少,而生产为分立石英钟配套系统的定型设备却很少,同时也鉴于目前分立时钟的应用也日趋普及的趋势,此条有必要提出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一种应用情况供设计人员灵活掌握、处理。

17.5.4 母钟站站址主要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并综合维护与管理的方便确定,并应考虑母钟站所需机房面积较少,宜与其他通信设施放在一起或设在相邻位置的可能性。

17.5.6 由于时钟系统配线需要的线对数较少,且与通信网络及低电压广播线路同属低压电通信线路,一般可采用综合线路网传输。

17.5.7 为了减少复接的线对中某些线对产生故障影响了整个复接着的子钟正常运转,故复接的子钟线对不宜太多。在同一路由上有较多的子钟线对时,一般常分为数个分支进行复接,每个分支回路以不超过4面单面子钟为宜。
    在距母钟较远、子钟数量较多时,为了节省投资及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根据具体情况也可考虑设立电钟转送设备。

 

17.6.4 本规定旨在从设备的精确度方面保证在比赛中创造的成绩为国际体育组织所承认。

17.6.5 由于组成信息显示装置显示屏的像素点数量有限,每个像素点的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对屏面出现的失控点应及时维修、更换。在屏体构造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17.6.9 在显示装置主控室应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便于控制和意外情况的处置。

 

17.7.4 时钟设备多是用24V的直流电源工作的。确定母钟站电源的供电方式除了要考虑安全可靠,还要照顾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并结合其他电信设备的站址布局看是否能合用电源,因时钟系统的耗电量较小,接地系统一般也不单设。

17.7.5 根据考察,多数时钟设备要求时钟系统每一分钟最大负载电流为0.5A,故定此0.5A数据为极限分路负载电流数据。

17.7.6 直流馈电线的总电压损失,即自蓄电池经直流配电盘、控制屏至配线架出线端全程电压损失,对于24V电源,一般取0.8~1.2V。为保证子钟正常工作电压18~24V,考虑线路上允许一定量的电压降和蓄电池组放电电压等诸多因素,这里仅取下限值。

17.7.9 同步显示屏如两接地系统处理不一致,易造成显示的逻辑误差、计时不同步等问题。

 

18.1.1 通常认为,智能建筑包含三大基本组成要素: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和信息网络系统INS(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含义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电力、照明、给水排水、运输、防灾、保安等设备以集中监视和管理为目的,构成一个综合系统。一般是一个分布控制系统,即分散控制与集中监视、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网络。在国外早期(20世纪70年代末)一般称之为“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或“BA系统”,国内早期一般译为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或楼字自动化系统,现在称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系统按工作范围有两种定义方法,即广义的BAS和狭义的BAS。广义的BAS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它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狭义的BAS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它不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从使用方便的角度,可将狭义二字去掉,简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为“BAS”。

18.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对象涉及面很广,很难有一个厂家的相关产品都是性价比最高的。因此,系统由多家产品组成时就存在一个产品开放性的问题。

18.1. 4 在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结构、通信方式及控制问题时,系统规模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不同厂家的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产品说明或综述介绍中,大多数都涉及规模划分问题,其共同点是以监控点的数量作为划分的依据。但是各厂家都是根据各自产品的应用条件来描述规模大小的,有关大小的数量规定差异很大。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表18.1.4的意义在于给出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为后续条款的相关规定提供前提,而不在于其具体的量化值。

 

18.2.1 目前,BAS的系统结构仍以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CS结构为主。DCS的通信网络为多层结构,其中分为三层,即管理网络层、控制网络层、现场设备层,并与Web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系统,预计在今后若干年仍将占主导地位。
    分布控制系统的主旨是监督、管理和操作集中,控制分散(即危险分散)。由此看来,控制网络层并非必不可少的。目前很多厂家(特别是一些国内厂家)的产品已经只包括管理网络层和现场设备层,网络结构层次的减少可降低造价并简化设计、安装和管理。

18.2.2 如前所述,DCS的通信网络通常采用多层次的结构。
    各个层次网络之间,甚至同层次网络之间,往往在地域上比较分散且可能不是同构的,因此需要用网络接口设备把它们互联起来。网络接口设备通常包括四种: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网络互联从通信模型的角度也可分为几个层次,在不同的协议层互联就必须选择不同层次的互联设备:中继器通过复制位信号延伸网段长度,中继器仅在网络的物理层起作用,通过中继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网段实际上是一个网段;网桥是存储转发设备,用来在数据链路层次上连接同一类型的局域网,可在局域网之间存储或转发数据帧;路由器工作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在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网络间存储转发分组信号;在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使用网关进行协议转换,提供更高层次的接口,用以实现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之间、包括使用不同网络操作系统的网络之间的互联。

18.3.2 现在许多新型系统的操作站主机就是普通PC机,采用WindowsNT或Windows2003操作系统,以太网卡插在PC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站的台数比较多,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方式比较合适,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使用,为网络提供资源,其他计算机是客户机(操作站),使用服务器提供的资源。通常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可以采用ARCNet、EtherNet连接,但是用以太网连接的比较多。ARCNet、EtherNet所使用的电缆不能互换。EtherNet有较多的网络适配器、网络交换机可供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价格便宜。
    管理网络层采用EtherNet与TCP/IP通信协议结合的Internet互联方式,也为构成建筑管理系统(BMS)与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提供了便利条件。BAS也可在Internet互联的基础上组建一个BACnet网络,从而将各厂商的楼宇自控设备集成为一个高效、统一和具有竞争力的控制网络系统。浏览器/Web服务器也可以在Internet互联的基础上登录、监控现场的实时数据及报警信息,从而实现远程的监视与控制。

18.3.3 当多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采用DSA分布服务器结构时,整个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每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操作站均可以监控整个网络。但是每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服务器的总监控点数不应超过该服务器最大的监控点数。

18.3.4 交换式集线器也称为以太网交换器,以其为核心设备连接站点或者网段。10BASE-T/100BASE-T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原来要求为共享型以太网及以100BASE-T集线器为中心的星形以太网,10BASE-T/100BASE-T系统使用以太网交换器后,就构成了交换型以太网。在交换型以太网中,交换器的各端口之间同时可以形成多个数据通道,端口之间帧的输入和输出已不再受到媒体访问控制协议CSMA/CD的约束。在交换器上存在的若干数据通道,可以同时存在于站与站、站与网段或者网段与网段之间。既然已不受CSMA/CD的约束,在交换器内又可同时存在多条通道,那么系统总带宽就不再是只有10Mbps(10BASE-T环境)或100Mbps(100BASE-T环境),而是与交换器所具有的端口数有关。可以认为,若每个端口为10Mbps,则整个系统带宽可达10nMbps,其中n为端口数。
    交换型以太网与共享型以太网比较有以下优点:
    1 每个端口上可以连接站点,也可以连接一个网段,均独占10Mbps(或100Mbps);
    2 系统最大带宽可以达到端口带宽的n倍,其中n为端口数;
    3 交换器连接了多个网段,网段上运作都是独立的,被隔离的;
    4 被交换器隔离的独立网段上数据流信息不会在其他端口上广播,具有一定的数据安全性;
    5 若端口支持全双工传输方式,则端口上媒体的长度不受CSMA/CD制约,可以延伸距离;
    6 交换器工作时,实际上允许多组端口间的通道同时工作,它的功能就不仅仅包括一个网桥的功能,而是可以认为具有多个网桥的功能。

18.4.2 简单地说,网络是由自主实体(节点)和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所组成。其中,自主实体(节点)是指能够在网络环境之外独立活动的实体,而网络互联方式决定了自主实体间功能协调的紧密程度。互操作是高等级的网络互联方式,体现了自主实体间在控制功能层次上协调动作的紧密性。
    在自动控制网络中,自主实体的互操作主要体现在自主实体对交换信息中用户数据语义进行解释,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动作。因此,要实现完全自主实体进行的互操作,自控网络的通信协议不仅要定义与信息网络通信协议有关的内容,还要定义自主实体通信功能之外的互操作内容。
    基本计算机的楼宇设备功能可以分为通信功能和楼宇功能两部分。通信功能是指楼宇设备在楼宇自控网络上的收发信息功能,只与通信过程有关。楼宇功能是指楼宇设备对建筑及其环境所起作用的功能,这是楼宇设备的本质功能。BACnet是专用于楼字自控领域的数据通信协议,其目标是将不同厂商、不同功能的产品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并实现各厂商设备的互操作,而BACnet就可以看作是实现楼宇设备通信功能和楼宇功能互操作的一个系列规划或规程,为所有楼宇设备提供互操作的通用接口或“语言”。
    BACnet标准“借用”了5种性能/价格比不同的通信网络作为通信工具以实现其通信功能。BACnet标准之所以借用已有的通信网络,一方面可以避免重新开发新通信网络的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通信网络可以使之更好的应用和扩展,不同的选择可以使BACnet网络具有合理的投资,从而降低成本。

18.4.4 DDC控制器和PLC控制器虽然都能完成控制功能,但两者还是有一些差别。DDC控制器比较适用于以模拟量为主的过程控制,PLC控制器比较适用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的工厂自动化控制。由于民用建筑的环境控制(冷热源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主要是过程控制,所以除有特殊要求外,建议采用DDC控制器。

18.4.7 控制网络层可由多条并行工作的通信总线组成,其中每条通信总线与管理网络通信的监控点数(硬件点)一般不小于500点,每条通信总线长度(不加中继器)不小于500m,控制器(分站)可与中央管理工作站进行通信,且每条通信总线连接的控制器数量不超过64台,加中继器后,不超过127台。

 

18.5.2 MeterBus主要用于冷量、热量、电量、燃气、自来水等的消耗计量。能耗数据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建筑物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
    Modbus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Modbus协议可以方便地在各种网络体系结构内进行通信,各种设备(PLC、控制面板、变频器、I/O设铬)都能使用Modbus协议来启动远程操作,同样的通信能够在串行链路和TCP/IP以太网络上进行,而网关则能够实现各种使用Modbus协议的总线或网络之间的通信。

18.5.3 与控制器(分站)一般为模块化结构不同,微控制器、智能现场仪表、分布式智能输入输出模块均为嵌入式系统网络化现场设备。

18.5.6 当分站为模块化结构的控制器时,其输入输出模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式,即控制器各输入输出模块和CPU模块等安装在同一箱体中,另外一类是分布式,把这些输入输出模块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使用现场总线连接在一起以后,与控制器CPU模块连通工作。可以把两类模块混合在一个分站中组成应用,也可分别单独应用。

 

18.6.2 不同的两个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目前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它们分别是:
    1 应用编程接口(API)——通过访问DLL(Dynamic Linkmg library)或ActiveX,以语言中的变量形式交换数据;
    2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适用于与关系数据库交换数据,它是用SQL语言来编写的,对其他场合不适用;
    3 微软的动态数据交换(DDE)——应用比较方便,但这是针对交换的数据比较少的场合;
    4 OPC 它采用COM、DCOM的技术,是目前DCS的人机界面数据交换的主要手段。下面介绍这种方法:
    OPC是一套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高效的信息集成和交互功能的接口标准,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OPC服务器是数据的供应方,负责为OPC客户提供所需的数据;OPC客户是数据的使用方,处理OPC服务器提供的数据。
    在OPC之前,不同的厂商已经提供了大量独立的硬件和与之配套的客户端软件。为了达到不同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兼容,通常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硬件开发不同的驱动程序,但由于客户端使用的协议不同,想要开发一个兼容所有客户软件的高效的驱动程序是不可能的。这导致了以下问题:
    1 重复开发:必须针对不同的硬件重复开发驱动程序;
    2 设备不可互换:由于不同硬件的驱动程序与客户端的接口协议不同;
    3 无互操作性:一个控制系统只能操作某个厂商的硬件设备;
    4 升级困难:硬件的升级有可能导致某些驱动程序产生错误。
    为解决以上问题,让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软件能充分运用PC机的各种资源,完成控制现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在它们之间建立通道,而OPC正是基于这种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接口标准,如图18-1所示。使用OPC可以比较方便地把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驱动或服务程序与应用程序集成在一起。软硬件制造商、用户都可以从OPC的解决方案中获得益处。OPC的作用就是在控制软件中,为不同类型的服务器与不同类型的客户搭建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各客户朋陡务器间形成即插即用的简单规范的链接关系,不同的客户软件能够访问任意的数据源。从而,开发商可以将开发驱动服务程序的大量人力与资金集中到对单一OPC接口的开发。同时,用户也不再需要讨论关于集成不同部件的接口问题,把精力集中到解决有关自动化功能的实现上。OPC技术的完善与推广,为实现智能建筑整个弱电系统的全面集成创造了良好的软件环境。

1.jpg

18.6.3 不通过中央主站,从一台设备到其他设备的通信方式称为对等式(peer to peer)通信。即使中央站出现故障,采用对等式通信的控制器仍能独立完成对所辖设备的控制。

18.6.4 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执行器可直接双向传送数字信号,它们都内嵌有PID控制、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积算等软件功能模块,用户可通过组态软件对这些功能模块进行任意调用,以实现过程参数的现场控制。使用智能仪表,回路控制功能能够不依赖控制器直接在现场完成,实现了真正的分散控制。而且智能仪表都安装在现场设备附近,这使得信号传输的距离大大缩短,回路的不稳定性降低,还可以节省控制室的空间。

18. 7.1 为满足控制过程的要求,传感器的选择本应同时考虑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但考虑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处理的控制过程响应时间通常比传感器响应时间大得多,本条中只提出影响最大的两项静态参数指标:精度和量程。测量(或传感器)精度必须高于要求的过程控制精度1个等级已为大家熟知,而测量精度同时取决于传感器精度和合适的量程这一点,却容易被忽略。

18.7.2 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的选择是基于改善调节系统品质而确定的,即以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去补偿狭义控制过程的非线性特性,从而使广义控制过程近似为线性特性。

18.7.3 为使阀位定位准确和工作稳定,设计时注意选取的电动执行器应带信号反馈。

18.8.1 由于冷水机组内部设备(电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自动保护与控制均由机组自带的控制系统实现,本条主要着眼于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的外部水路的参数监测与控制。

18.8.3 冰蓄冷是一种降低空调系统电费支出的技术,它并不一定节电,而是要合理利用峰谷电价差。冰蓄冷技术起源于欧美,主要为了平衡电网的昼夜峰谷差,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蓄冰设备蓄得冷量,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释放其蓄得的冷量,减少电力高峰时段制冷设备的电力消耗。由于电力部门实行电力峰谷差价,使得用户可以节省一定的运行费用,也是电力网“削峰填谷”的最佳途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这项技术,目前已有一些建成的工程项目。

18.8.4 热泵与制冷机均采用热机循环的逆循环(制冷循环),因而工作原理相同,但用途不同。制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克服热负荷干扰,实现低温热源的制冷目的;热泵从低温热源吸热,并将该热量与制冷机作功产生的热量一起传给高温热源,实现高温热源的供热目的。由于热泵从低温热源传送给高温热源的能量大于作为热泵动力的输入能量,因此热泵具有节能意义。热泵的效率与低温热源和高温热源之间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小,热泵的效率越高。
    水源热泵以水为低温热源,如地下水、地热水、江河湖水、工业废水等,其能效转化比可达到4:1,即消耗1kW的电能可以得到4kW的热量。与空气源热泵相比,水源热泵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水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5℃,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4,比空气源热泵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因此,近年来,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北美及中、北欧等国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的水源热泵市场也日趋活跃,可以预计,该项技术将成为21世纪最有效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

 

18.10.3 串级调节在空调中适用于调节对象纯滞后大、时间常数大或局部扰量大的场合。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所有干扰量统统包含在调节回路中,其影响都反映在室温对给定值的偏差上。
    但对于纯滞后比较大的系统,单回路PID控制的微分作用对克服扰量影响是无能为力的。这是因为在纯滞后的时间里,参数的变化速度等于零,微分单元没有输出变化,只有等室内给定值偏差出现后才能进行调节,结果使调节品质变坏。如果设一个副控制回路将空调系统的干扰源如室外温度的变化、新风量的变化、冷热水温度的变化等都纳入副控制回路,由于副控制回路对于这些干扰源有较快速的反应,通过主副回路的配合,将会获得较好的控制质量。其次,对调节对象时间常数大的系统,采用单回路的配合,将会获得较好的控制质量。其次,对调节对象时间常数大的系统,采用单回路系统不仅超调量大,而且过渡时间长,同样,合理的组成副回路可使超调量减小,过渡时间缩短。此外,如果系统中有变化剧烈,幅度较大的局部干扰时,系统就不易稳定,如果将这一局部干扰纳入副回路,则可大大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串级调节系统主回路以回风温度作为主参数构成主环,副回路以送风温度作为副参数构成副环,以回风温度重调送风温度设定值,提高控制系统调节品质,满足精密空调的要求。
    定风量系统(Constant Air Volume,简称CAV)。定风量系统为空调机吹出的风量一定,以提供空调区域所需要的冷(暖)气。当空调区域负荷变动时,则以改变送风温度应付室内负荷,并达到维持室内温度于舒适区的要求。常用的中央空调系统为AHU(空调机)与冷水管系统(FCU系统)。这两者一般均以定风量(CAV)来供应空调区,为了应付室内部分负荷的变动,在AHU定风量系统以空调机的变温送风来处理,在一般FCU系统则以冷水阀ON/OFF控制来调节送风温度。
    变风量系统(VariableAirVolume,简称VAV),即是空调机(AHU或FCU)可以调变风量。定风量系统为了应付室内部分负荷的变动,其AHU系统以空调机的变温送风来处理,其FCU系统则以冷水阀ON/OFF控制来调节送风温度。然而这两者在送风系统上浪费了大量能源。因为在长期低负荷时送风机亦均执行全风量运转而耗电,这不但不易维持稳定的室内温湿条件,也浪费大量的能源。变风量系统就是针对上述缺点而采取的节能对策。变风量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AHU风管系统中的空调机变风量系统(AHU—VAV系统);一种为FCU系统中的室内风机变风量系统(FCU--VAV系统)。AHU—VAV系统是在全风管系统中将送风温度固定,而以调节送风机送风量的方式来应付室内空调负荷的变动。FCU--VAV系统则是将冷水供应量固定,而在室内FCU加装无段变功率控制器改变送风量,亦即改变FCU的热交换率来调节室内负荷变动。这两种方式透过风量的调整来减少送风机的耗电量,同时也可增加热源机器的运转效率而节约热源耗电,因此可在送风及热源两方面同时获得节能效果。

    目前在国内,根据电力部门的要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供配电系统,以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监测为主,并辅以相应的事故、故障报警和开/关控制。

    公共照明系统的控制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照明系统进行监控,监控系统中的DDC控制器对照明系统相关回路按时间程序进行开、关控制。系统中央站可显示照明系统运行状态,打印报警报告、系统运行报表等。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各类照明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将智能照明系统与建筑设备监测系统进行联网,实现统一管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多功能控制、节能、延长灯具寿命、简化布线、便于功能修改和提高管理水平等优点。

 

18.15.2 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占现代建筑物总能耗的比重很大,而冷热源设备及其水系统的能耗又是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最主要部分。提高冷热源设备及其水系统的效率,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控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运行台数时,如果能配合这些设备的转速调节,节能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会使系统设备投资增加,应在系统设计阶段作全面的评估与选择。

18.15.4 焓值控制是指在空调系统中利用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比较来控制新风量,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量。它是通过测量元件测得新风和回风的温度和湿度,在焓值比较器内进行比较,以确定新风的焓值大于还是小于回风的焓值,并结合新风的干球温度高于还是低于回风的干球温度,确定采用全部新风、最小新风或改变新风回风量的比例。

 

19.1.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和配置
    1 网络的根本是实现互相通信,一个网络中使用的软硬件产品可能由多家生产商提供,因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使用的软硬件标准应遵循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联标准(OSI)、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局域网标准(IEEE 802.x)、Internet工业标准传输控制/网络互联协议栈(TCP/IP)等;
    2 网络标准的特性与组织:
    标准定义了网络软硬件以下方面的物理和操作特性:个人计算机环境、网络和通信设备、操作系统、软件。目前计算机工业主要来自有数的几个组织,这些组织中的每一家定义了不同网络活动领域中的标准。
    3 主要网络标准:
        1)OSI参考模型是网络最基本的规范。描述如表19—1所示。

1.jpg

2.jpg

        2)IEEE 802.x主要标准参见表19-2。

3.jpg

4.jpg

5.jpg

        3)TCP/IP传输控制/网络互联协议栈。
        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是一种开放式工业标准的协议栈,它已经成为不同类型计算机(由完全不同的元件构成)间互相通信的网际协议标准。此外,TCP/IP还提供可路由的企业网络协议,可访问Internet及其资源。
        Internet协议(IP)是一种包交换协议,它完成寻址和路由选择功能;传输控制协议(TCP)负责数据从某个节点到另一节点的可靠传输,它是一种基于连接的协议。由于TCP/IP的开发早于OSI模型的开发,它与七层OSI模型的各层不完全匹配,TCP/IP分为四层,各层的功能以及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参见表19—3。

6.jpg

    4 创建计算机网络系统时最常见的问题是硬件不兼容和软、硬件之间不兼容或升级后的软件与原有硬件不兼容,因此,兼容性是必须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的问题。
    5 可扩展性是指软硬件的配置应留有适当的裕量,以适应未来网络用户增加的需要,如布线、集线器/交换机端口、机柜和软件容量等。

19.1.3 每个用户都有其特定的网络应用需求,只有对特定用户充分调查了解并进行需求分析后,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在网络应用、网络管理、安全性和对未来计划实施等方面的需求。

19.1.4 网络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网络的配置既要满足适用性原则,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选择网络设备时应充分考虑网络可预见的应用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适应这些网络应用。

19.2.1~19.2.3 网络是高度定制化的工具,一个满足特定用户使用需求的网络必须经过规范的设计过程,其中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是设计的前提条件。规范设计程序的目的是可对所设计网络的功能、性能和投资寻找最优的交点,做到有依据、有目的地设计。

19.2.4、19.2.5 网络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密不可分,其目的是一致的,两者不可脱节。

19.2.6 网络的类型分为对等网络或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两大类。
    对等网络又称工作组网络,所有计算机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已成为标准的网络模型,民用建筑中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绝大多数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中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使用,为网络提供资源。其他计算机是客户机,客户机使用由服务器提供的资源。

19.2.7 网络体系结构选择
    1 网络根据介质访问方法的不同分为多种网络体系结构,以太网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体系结构,已成为局域网的主流形式,与FDDI和ATM相比,以太网流行的原因是:价格低廉、安装容易、性能可靠、使用/维护和升级方便。
    2 以太网可使用多种通信协议,并可连接混合计算机环境,如Windows、UNIX、Netware等。以太网的主要特性参见表19-4。

7.jpg

    3 在以太网中可运行大部分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包括:
        1)Microsoft 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ME;
        2)Microsoft WindowsNT Workstation和WindowsNT Server;
        3)Microsoft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和Windows 2000 Server;
        4)Microsoft LAN Manager;
        5)MicrosoftWindows forWorkgroups;
        6)Novell NetWare;
        7)IBM LAN Server;
        8)AppleShare;
        9)UNIX。
    4 令牌环网20世纪是80年代中期由IBM开发的,以太网的普及减少了令牌环网的市场份额,但它仍然是网络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令牌环网规范是IEE 802.5标准,令牌环网络的标准与特性参见表19-5。

8.jpg

    5 ATM是一种基于信元的快速数据交换技术,具有高带宽(155-622Mbps)和高数据完整性的特征,它还支持同步应用,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目前存在交换设备昂贵,使用也不如以太网容易等缺点。
    6 10G以太网(即万兆以太网)是最新的以太网技术,与10/100/1000M以太网兼容,实现网络的无缝升级,并可用于广域网,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光纤传输的还有10GBase-LX4,10G以太网标准还有基于铜缆传输的IEEE802.3ak和目前正在制定的IEEE802.3an,分别作为10GBase-CX4和10GBase-T的规范。

19.2.8 客户机/服务器(C/S)网络模型是基于服务器网络的标准形式,其工作原理是:客户机(工作站)向服务器提出数据服务请求,服务器将对该请求的数据或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供给客户机使用并将该结果存储于服务器中,客户机使用自己的CPU和软件对服务器提供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存储于服务器中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可被网络中其他客户机访问。
    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都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QL已成为一种数据库管理的行业标准。
    服务器的常用类型有:
    1 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是用来存储文件和数据的,管理用户对文件和打印机资源的访问和使用,它将数据或文件下载到请求的计算机中。
    2 通信服务器:用于在服务器所在的网络和其他网络、主机或远程用户间处理数据流和电子邮件。如Internet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等。
    3 应用服务器:是客户/服务务器应用的服务器端,它将存储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整理以便于用户检索,并向用户提供数据。不同于文件和打印服务器的是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是驻留于服务器中,它只是将请求结果下载到发出请求的客户机中,而不是整个数据库。
    4 邮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的运作方式与应用服务器类似,它利用不同的服务器和客户机应用程序,有选择地将数据从服务器下载到客户机中。
    5 目录服务器:目录服务器使得用户能够定位、存储和保护网络中的信息。
    6 传真服务器:通过一个或多个传真调制解调卡来管理进出网络的传真数据流。

19.2.10 分布式服务器:是指按有共同工作性质的工作组或部门而分别设置提供相应服务的服务器,即将服务器分开布置,这样可大大减少通过主干的广播数据流,有效地提高主干的传输速率。这在流量模式中称为“流量本地化”。
    集中式服务器:是指网络中各类服务器集中设置。集中设置服务器可以降低投资、提高安全性和易于管理。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随着网络越来越多基于Internet的应用和信息的跨部门传输,数据流量模式由传统的20/80模型朝着新的80/20转变,即80%的数据不再驻留在子网中,而是必须在子网和VLAN之间传输。分布式服务器方式已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过主干的数据流。

 

19.3.2 “拓扑”是指网络中计算机、线缆和其他部件的连接方式,拓扑可分为物理(实际的布线结构)或逻辑的,逻辑上是总线或环形的网络其布线结构也可是星形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分为总线形、星形、环形、网形四类,也常采用其变形或混合型,如星形总线(hub/switch与计算机星形连接、hub/switch之间或服务器之间总线形连接)、星形环(hub/switch与计算机星形连接、hub/switch之间或服务器之间环形连接)等。局域网最常用的拓扑结构是星形总线。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网络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比较如表19-6所示(指物理拓扑)。

9.jpg

10.jpg

19.3.3 网络传输介质主要有: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FTP)、粗/细同轴电缆、光缆等,由于在现今流行的快速以太网不支持同轴电缆的使用,在此不作同轴电缆的规定。

19.3.4 无线网具有性价比高、使用灵活的特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网络形式,目前无线网已开始普及应用,并将成为局域网的主流。由于存在抗干扰性、安全性、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限制,无线网络在多数情况下是用于对有线局域网的拓展,如公共建筑中供流动用户使用的网络段、跨接难以布线的两个(或多个)网段,在某些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办公建筑中也可局部采用无线网作为有线网的拓展。
    除了网络接口卡是连接在收发器,而不是连接到传输介质以外,在无线网络中的运行的计算机与在有线网络环境中的相应部件类似。无线网络接口卡所使用的收发器安装在每台计算机中,用于广播和接收周围计算机的信号,它通过安装在墙上的收发器(有线)与有线网络连接。

19.3.5 扩频无线电传输方式在2400~2483MHz的频带之间占用83MHz的带宽,其标准是IEEE802.11b和IEEE802.11,传输速率有1Mbps、2Mbps、5.5Mbps、11Mbps,视障碍物和干扰程度不同,通常在室内覆盖半径为35~100m,室外为100~300m,可穿透墙壁传输。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利用20MHz的带宽同时传输64个单独的子载波通道,每一个子载波通道的间隔是0.3125MH2,IEEE802.11a标准在5GHz频段、IEEE802.3g标准在2.4GHz频段采用OFDM技术传输数据,速率可达54Mbps。
    红外线通信使用的频率在850~950nm范围内,并且只能在墙面有足够的信号漫射或反射的室内环境中,通常仅用于计算机与外围设备(如打印机)间的高速(20Mbps)的通信,传输速率是1Mbps和2Mbps,传输距离为10~20m。

19.3.6、19.3.7 大多数情况下无线局域网是作为有线网络的一种补充和扩展,在这种配置下多个无线终端通过无线接入点(AP)连接到有线网络上,使无线用户能够访问网络的各个部分。AP有覆盖范围限制,通常为几十至上百米,当网络环境存在多个AP且覆盖区有重叠时,漫游的无线终端能够自动发现附近信号强度大的AP并通过这个AP收发数据,保持不间断的网络连接。
    无线对等式网络也称Ad-hoc,整个网络不使用AP,各无线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当用户数量较多时网络性能较差。该网络无法接入有线网络中,只能独立使用。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与特性参见表19-7。

12.jpg


19.4.2 网络接口卡,通常称为NIC,在网络传输介质与计算机之间作为物理接口或连接,NIC的作用是:
    1 为网络传输介质准备来自计算机的数据;
    2 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
    3 控制计算机与传输介质之间的数据流量;
    4 接收来自传输介质的数据,并将其解释为计算机CPU能够理解的字节形式。
    由于NIC是计算机与传输介质之间数据传输的桥梁,是网络中最脆弱的连接,因此NIC性能对整个网络的性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NIC的选择应与特定的网络体系结构相匹配,例如以太网络、令牌环网络、ARCNET等应选择相匹配的NIC。
    按个人计算机主板上的扩展总线类型,NIC又可划分为ELSA、ISA、PCI、PCMCIA和USB五种。NIC的选择必须与总线相匹配,目前应用较多的是PCI和PCMCIA总线,具有性价比高、安装简单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求,无线NIC和光纤NIC将日益普及。

19.4.3 由于集线器是共享型网络设备,通过它的端口接收输入信息并通过所有端口转发出去,在共享用户信息量集中的时刻会存在信息阻塞或冲突现象,因此多用于多个末端终端用户共享同一交换机高速端口的场合。因集线器比交换机便宜许多,在数据量不大、投资受限制的中小型网络中也可采用集线器。

19.4.4~19.4.7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在网络层(第3层)上将若干个LAN连接到主干网上,如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连接,局域网中不同子网(以太网或令牌环)的连接。
    路由器与交换机相比,交换机比路由器的运行速率更高、价格更便宜。使用交换机虽然可以消除许多子网,建立一个托管所有计算机的统一网络,但是当工作站生成广播时,广播消息会传遍由交换机连接的整个网络,浪费大量的带宽。用路由器连接的多个子网可将广播消息限制在各个子网中,而且路由器还提供了很好的安全性,因为它使信息只能传输给单个子网。为此,导致了两种新技术的诞生:一是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二是第3层交换机(使用路由器技术与交换机技术相接合的产物),在局域网中使用了有第3层交换功能的交换机时可不再使用路由器。
    传统的网络连接部件还有中继器和网桥。由于集线器已经取代了中继器,交换机比网桥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现在的局域网中已基本上不再使用中继器和网桥,但在无线网络中仍常用无线网桥连接两个网段。
    交换机目前已成为网络的主流连接部件,绝大多数新建的局域网都是以各种性能的交换机为主,只是少量或局部使用集线器和路由器。
    名词解释:
    1 第2层交换机:基于硬件的桥接,用于工作组连通和网络分段的交换机;
    2 第3层交换机:根据第3层(网络层)信息,通过硬件执行数据包路由交换的交换机;用于高性能地处理局域网络的流量,可放置在网络的任何地方,经济有效地带替传统的路由器;
    3 第4层交换机:不仅基于MAC地址或源/目的地址,同时也基于这些第4层参数来作出转发决定的交换机;
    4 多层交换机:综合第2层交换和第3层路由功能的交换机;
    5 交换机链路:指连接交换机之间的物理介质路径;
    6 紧缩核心:当汇接层和核心层功能由同一台设备执行时称为紧缩核心。

19.5.1、19.5.2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提供了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所运行的基础。
    Microsoft Windows(包括9x、ME、NT、2000和XP)、Novell NetWare和Unix/Linux是目前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网络操作系统,并都支持TCP/IP协议和最流行的Windows客户机操作系统。
    网络中所有客户机采用相同的网络操作系统是为了减少软件的安装和维护工作量,便于操作和简化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的接口组件。
    三种主流操作系统的比较:
    1 Windows是从事办公和商务工作的LAN最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容易安装和使用且价格较低;
    2 Novell NetWare是个严格的客户机/服务器平台,在三种主流操作系统中具备最强的文件服务和打印服务功能以及目录服务(NDS)功能;
    3 Unix/Linux是功能最强大、最灵活和最稳定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其多数软件是免费的,但是使用不如Windows方便。

 

19.6.1~19.6.3 广域网连接是指通过公共模拟或数据通信网络,将多个局域网或局域网与Internet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其他WAN连接技术还有:
    1 公共交换数据网(X.25):帧中继技术以更高的性能、更低的价格已取代X.25;
    2 xDSL还有SDSL(3Mbps)、IDSL(144 Kbit/s)、HDSL(768Kbit/s)和VDSL(13~52Mbps)等技术,这些技术都得不到广泛使用;
    3 宽带ISDN(BISDN):BISDN是一种新的WLAN技术,能够通过同一介质(光缆或铜缆)发送多信道的数据、视频和语音,其应用还不普及;
    4 双向CATV:由有线电视公司作为ISP的一种共享带宽式WLAN技术,适用于偏远地区LAN的广域网连接;
    5 SMDS:设计用于存在大量突发式通信量的WAN链路,其应用不多;
    6 SDH/SONET:即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美国称为SONET,其他国家称为SDH),目前中国大部分网络运营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SDH传输网,可为用户提供速率为2~2.5Gbps的WAN连接。ATM可以在SDH上运行。SDH技术的优点是具有端到端远程监控、故障告警、网络恢复和自愈等功能,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SDH已成为公认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物理传送平台);
    7 10G以太网:目前10G以太网正逐步扩展为广域网使用,它可与SDH/SONET兼容,可利用现有的SDN/SONET的传输设备以9.58464Gbps的速率(OC-192级)进行传输,是一种新兴的广域网连接方式。

19.7.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首先应适应其网络应用的需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网络系统的应用特征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一般办公建筑、重要办公建筑、商业性办公建筑、公共建筑、饭店建筑、校园等几大类,其网络应用的特征如下:
    1 一般办公建筑指处理一般办公事务,对数据安全无特殊要求的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和区级以下政府行政办公楼。其特征是用于处理一般办公事务,广域网连接主要是Internet的Web和E-mail,局域网内外数据流比例约为8:2(传统2/8模型)。
    2 重要办公建筑指需处理大量办公事务或业务流程,对数据安全性与网络运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企事业单位行政办公楼和区级及以上政府行政办公楼,如银行、档案、电信、电力、税务等系统或大型企业总部行政办公楼。其网络特征是大多要求分设内、外两个物理隔离的局域网,内网主要用于办公事务的处理与决策或企业机密业务流程处理,外网用于政策、法规的发布与查询或企业总部与外驻分部的广域网连接,如点对多点/点对多点远程视频会议、虚拟专用网等应用。
    3 商业性办公建筑指出租或出售给多用户共同使用的办公建筑。其特征是局域网内部各工作组彼此之间无多大的数据流动,只提供网络高速主干通道,为商业团体局域网提供高性能的Internet的Web/E-mail服务和各种广域网连接应用,如点对多点/点对多点远程视频会议、虚拟专用网等应用。局域网内外数据流比例约为2:8(新2/8模型)。
    4 公共建筑指体育场馆、展览馆、大型商场、航站楼、客运站等。其网络应用的特征是服务对象有内部固定用户和外部流动用户两大类。内部固定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重要办公建筑类似。外部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商业性办公建筑类似,并且还具有用户的流动性和数据流的时段性。
    5 饭店建筑指三星级及以上的饭店、宾馆、招待所等建筑。其网络应用的特征是服务对象有内部固定用户和外部流动用户两大类。内部固定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一般办公建筑类似,主要用于饭店的计算机经营管理;外部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商业性办公建筑类似,主要是用于Internet的Web和E-mail服务和远程视频会议、虚拟专用网等应用,并且还具有数据流较小的特征和时段性(夜晚高峰)。
    6 校园网络指覆盖大、中专院校、企业园区等较大区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其网络应用的特征是子网多而分散,用户众多,主干和广域网数据流量大。因此采用网络分段(第3层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和子网数据驻留(分布设置服务器)的方式控制流经主干上的数据流,提高主干的传输速率。

19.7.2 在安全性或运行稳定性要求一般的网络中,构建适应多种应用需求的共用网络具有使用灵活、方便,便于网络管理,减少网络投资等优点。

19.7.3 通常指政府行政办公楼或重要企业行政办公楼,如银行、档案、电信、电力、税务等,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隔离内部、外部网络是对内部网络安全性与运行稳定性的有效保障。

 

20.2.1 数字程控用户电话交换设备,应设置在用户终端集中使用场所,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商场、饭店以及重要的或大型的公共建筑物等内。

20.2.3 用户终端应能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机与其他公用通信网络(如IP、帧中继、SDH等网络)相连。

20.2.5 ISDN用户交换机(ISPBX)系统,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1 具有完成64kbit/s电路交换的功能;
    2 能为用户提供全自动直接呼入和呼出的方式;
    3 能为用户提供承载业务和用户综合电信业务;
    4 能为用户提供各种ISDN补充业务;
    5 应具有采用1号数字用户信令(DSSl)协议与用户方和局用方进行配合的能力;
    6 具有送出主叫号码、分机号码和主叫类别的功能;
    7 具有配合公用综合数字业务网络管理的能力;
    8 具有独立的计费功能等。

20.2.6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1999年提出的基于纯文本的IP电话信令协议。基于SIP协议标准,独立工作于底层网络传输协议和媒体,是一个建立在IP协议之上,用IP数据包传送的,实现实时多媒体应用的信令标准。

20.2.7 用户交换机的中继线数量的配置,应根据用户实际话务量大小等因素确定。一般可按用户交换机容量的10%~20%考虑。其中普通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中继线的用户话务量,每线为0.06~0.12Erl。ISPBX用户交换机系统中继线的用户话务量,每线为0.2~0.25Erl。ISPBX中继线数量应2~3倍高于普通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中继线数量。当用户分机对外公网话务量很大,或用户具有大量直拨分机功能的电话机,以及用户使用大量微机(带Modem)通过中继线对外拨号上Internet方式时,中继线数量宜按用户交换机容量的15%一30%考虑。

20.2.8 程控用户交换机机房的选址、设计与布置
    1 为避免雷击,机房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高层。当机房有特殊要求必须设置在最高层时,其建筑、结构、电气及通信的机房设计必须符合本建筑最高等级的防雷要求。
    2 机房和辅助用房的环境条件要求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3.3节规定外,还应防止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侵入。
    3 程控用户交换机机房的总使用面积,应按交换机机柜、总配线架或配线机柜、话务台和维护终端台、蓄电池组和交直流配电机柜等配套设备布置以及工作运行特点要求和管理要求确定,并应满足终期及扩展容量的要求和预留相应的附属用房使用面积。一般1000门及以下容量的用户交换机机柜、总配线架或配线机柜、话务台和维护终端台、免维护蓄电池组和交直流配电机柜可同设在一间机房内;1000门以上容量的用户交换机机房可由交换机室、总配线架室、话务员室、电力电池室等组成。

20.2.9 程控用户交换机房的供电
    1 机房的主电源不应低于本建筑物的最高供电等级;
    2 机房内直流密封式蓄电池组放电小时数,应按机房供电电源负荷等级确定,并符合表20-1的要求。

13.jpg

20.2.10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的接地,除符合第12章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当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必须采用功能接地、保护接地单独接地方式时,应将密封蓄电池正极、设备机壳和熔断器告警等三种接地导体分别采用大于或等于6mm2铜芯绝缘导线连接至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联结板上,其单独接地的电阻值不宜大于4Ω。
    2 当数字程控交换机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时,应将蓄电池正极、设备机壳和熔断器告警等三种接地导体分别采用不小于6mm2铜芯导线连接至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联结板上。各局部等电位联结板宜采用不小于35mm2铜芯导线与建筑物弱电总等电位联结板连接,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3 通信接地总汇集线(接地主干导体)应从建筑物弱电总等电位联结板上引出,其截面积不宜小于100m2的铜排或相同截面的绝缘(屏蔽)铜缆。
    4 机房内各通信设备的接地连接导体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不得使用铝芯绝缘导线。

20.4.1 会议电视系统根据会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可采用以下方式:
    1 大中型会议电视系统,宜用在各分会场会议电视室内,供各方多人开会者使用;
    2 小型会议电视系统,宜用在办公室或家庭会议电视场合下使用;
    3 桌面型会议电视系统,宜用在个人与个人的通信上。

20.4.2 会议电视系统应支持的相关标准与组成
    1 H.320标准于1990年制定,是ITU-T(国际电联电信委员会)早期发布的视频会议标准协议。该标准主要用于窄带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是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标准。H.320标准的视频会议主要适应于电路交换,被广泛用于VSAT、DDN、ISDN等电路交换网络上。
    H.320会议电视系统宜按专业级及以上主摄像机及全景彩色摄像机、专业级辅助摄像机、桌面话筒、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可含编解码器)、多点控制设备(MCU)、音视频播放和录制设备、会场扩声调音设备、操作软件等配置。
    2 H.323是ITU-T于1997年3月发布的视频会议标准协议。该标准采用了TCP/IP技术,能使音频、视频及数据多媒体通信基于IP网络以IP包为基础的方式在网络(LAN、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信,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标准。
    H.323会议电视系统宜按专业级及以上主摄像机及全景彩色摄像机、专业级辅助摄像机、桌面话筒、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可含编解码器)、多点控制设备、音视频播放和录制设备、会场扩声调音设备、操作软件等配置。
    3 H.324是ITU-T1996年颁布的视频会议标准协议。该标准主要用于PSTN和无线网络,是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标准。H.324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音频及视频信息,并对音频及视频信息进行编码及解码的国际标准,它将电视会议带给非ISDN的用户。H.324是为与V.34调制解调器一起使用设计的。它在普通电话网络上两点之间以28.8kbit/s或33.6kbit/s的速率传输数据。

20.4.4 分会场的画面应能以多画面方式显示于主会场的屏幕。

20.4.6 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宜采用下列数字通信网进行组网:
    1 采用数字传输专用线路提供E1(2Mbit/s)网络接口的组网方式;
    2 采用DDN专线提供128kbit/s、384kbit/s、512kbit/s及以上传输速率网络接口的组网方式;
    3 采用ISDN专线提供128kbit/s、384kbit/s、512kbit/s及以上传输速率网络接口的组网方式;
    4 采用FR专线提供128kbit/s、384kbit/s、512kbit/s及以上传输速率网络接口的组网方式;
    5 采用VSAT系统提供128kbit/s、384kbit/s、512kbit/s及以上传输速率网络接口的组网方式;
    6 采用标准的TCP/IP以太网提供10Mbit/s、100Mbit/s、1000Mbit/s及以上传输速率网络接口的组网方式。

20.4.8 会场后排参会人员观看投影机幕布或彩色视频显示器的最远视距,应按看清楚幕布或显示器屏幕上的中西文字设定。

20.4.9 大、中型会议电视室内应设置两台及以上高清晰度、高亮度大屏幕彩色投影机或大屏幕彩色视频显示器,屏幕上应能同时显示各分会场参会人员、会议现场发言方和发言方的文本或电子白板资料。

20.4.10 大、中、小型会议电视室的环境除符合本规范23.3节和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声学的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会议电视室内距地板面0.8m的主席台区域工作面的局部照明垂直照度不宜低于750lx。视频显示屏幕区域的局部照明垂直照度不宜高于75lx,其他区域的局部照明垂直照度宜在500lx。会议电视室应采用多区域调光控制的方式予以增强或减弱。
    2 会议电视室室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满足室内无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的建筑声学要求;
        2)宜满足室内扩声系统特性达到国.家颁布的厅堂扩声一级标准的电声要求,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适当混响时间、声场达到最大扩散等声学条件;
        3)室内最佳混响时间可参照图20-1;
        4)房间的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室内的内壁、顶棚、地面应进行吸声处理,通风、空调应采取降噪措施;
        5)房间围护结构的隔墙与楼板的空气声、撞击声隔声标准以及室内允许噪声级见表20-2;

15.jpg

        6)室内围护装饰、会议桌椅布置、地毯等应采用无反光材料,宜具有浅色舒适的色调。严禁采用黑色或白色作背景。

 

20.5.1 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1 建筑物与建筑群中无线通信系统,应采用现有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有蜂窝、数字无绳、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专用无线及宽带无线等接入技术。
    2 用户终接设备主要完成与基站的空间接口连接和提供至用户终端的接口。

20.5.2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系统
    第1款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规定CDMA800MHz、GSM900MHz、DCS1800MHz、PHS1900MHz、3G为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专用频段、WLAN2400MHz为无线局域网民用频段,参见表20-3。

16.jpg

    第4款 基站直接耦合信号方式是指从周边已建成基站或在建筑物内新添加的基站中直接用功率器件(功分器、耦合器)提取信号的方式。
    空间无线耦合信号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利用直放站作为信源接入设备,通过空间耦合的方式引入周边已建成基站信号的方式。
    第10款 每个楼层面天线的设置应按无线覆盖的接通率而定。
    第11款 系统的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的边缘场强应大于等于-75dBm,并应高于室外无线信号场强8~10dBm,以保证室内信号覆盖的边缘处的移动用户能正常切换接入室内网络。
    第14款 建筑物内预测话务量的计算与基站载频数的配置,可参见表20-4。

17.jpg

    第16款 室内空间环境中,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系统800~2400MHz频率无线信号传播距离损耗和室内无线信号穿越阻挡墙体传播损耗可见表20-5和表20-6。

18.jpg

    第23款 射频电缆、光缆垂直敷设或水平敷设
        ①射频电缆或光缆垂直敷设时,宜放置在弱电间,不宜放置在电气(强电)间内,不得安置在暖通风管或给水排水管道井内;
        ②射频电缆或光纤水平敷设时,应以直线为走向,不得扭曲或相互交叉;馈线宜放置在金属线槽内或穿管敷设;
        ③射频电缆水平敷设确需拐弯走向时,其弯曲应保持圆滑,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0-7的要求;

19.jpg

        ④射频电缆在电梯井道明敷设时,可沿井道侧壁走线,并用膨胀螺栓、挂钩等材料予以固定;
        ⑤射频电缆穿越楼板、楼道侧墙及电梯井道侧壁后,应用防火阻燃材料加以封堵。

20.5.3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
    1 VSAT通信网设计原则
        1)当业务为传输数据或图像时,宜采用星形网的拓扑结构;
        2)当业务为传输语音时,宜采用网状网的拓扑结构;
        3)当业务为中、远期需建网状网时,宜在初期建网时统一考虑。
    2 VSAT系统地面端站
    由雷达系统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引起的对VSAT系统的干扰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C/I≥(C/N)th+10(dB)

式中 C/I ——载干比,VSAT站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功率与雷达干扰功率之比(dB);
    (C/N)th——传输不同数字信号时,对应于不同比特率的门限载噪比dB)。
    3 VSAT系统用户端站的防雷和接地
        1)VSAT站的天线支架及室外单元的外壳应与围绕天线基础的闭合接地环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天线口面上沿也应设避雷针,避雷针直接引至天线基础旁的接地体;
        2)馈线波导管与同轴电缆外皮至少应有两处接地,分别在天线附近和机房的引入口处与接地体连接;
        3)VSAT站的供电线路及进站电缆线路上应设置防雷浪涌保护器;
        4)VSAT站的机房内应设置与接地体连接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室内所有设备应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可靠连接。

 

20.6.1 模拟化语言教学系统
    1 模拟化语言教学系统,教师授课设备和学生学习设备的功能要求:
        1)教师授课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教师电脑应具有Windows等系列方式操作及中文导航的界面;
        ——教师主放机应具有一般录音机以及分轨迹放音的功能;
        ——应具有标准语言培训、标准语音编辑教学功能;
        ——应具有A/B卷考试功能;
        ——应具有标准化考试及结果分析功能;
        ——应具有通过集中控制器对多种示教多媒体设备进行放、进、倒、停、选曲的控制;
        ——应具有通过外接分控开关对电动大屏幕帘、电动窗帘、照明设备进行控制;
        ——应具有网络远程遥控功能。
        2)学生学习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应具有普通录音机和控制轨迹播放功能;
        ——应具有标准语音编辑功能;
        ——应具有自由考试、随机考试、口语考试功能;
        ——应具有四路节目选择功能。

20.6.2 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
    1 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教师授课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多路音频教材实时网络广播功能;
        2)具有音频教材播放过程中进行数字刻录制作成课件功能;
        3)具有音频教材播放过程中教师播话、讲解、指定、监听功能;
        4)具有SP、SPS、SPSP、SSP语言编辑、播放功能;
        5)具有A-B重复播放功能和任意记录多个预留点的书签功能;
        6)具有实时监视、监听和监控学生机,引导学生上课功能;
        7)具有学生学号登录、自动排座的班级管理功能;
        8)具有示范教学、分班分组授课、分组讨论教学功能;
        9)具有电子试卷制作功能;
        10)具有电子试卷自由考试、随机考试、口语考试和考试分析等功能。
    2 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学生机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实时点播教师授课的语言教学音频课件功能;
        2)具有即时点播和下载网络教学资源中心课件库服务器中音频文件、文本、考试试卷到本机功能;
        3)具有点播WAV、ASF音频流格式的音频、文本、动画、教学信息课件功能;
        4)具有学生自我学习、编辑播放、跟读练习和自我测试等功能。

20.6.3 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
    1 教师授课设备应具有与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相同的功能;
    2 学生学习机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实时点播教师授课的音视频课件功能;
        2)具有即时点播和下载网络教学资源中心课件库服务器中音视频文件、文本、考试试卷到本机功能;
        3)具有无缝接入远程教学点功能;
        4)具有点播MP3、MPEG、WAV视频流格式的音视频、文本、动画、教学信息课件功能;
        5)具有学生自我学习、编辑播放、跟读练习和自我测试等功能。

20.6.4 多媒体双向CATV教学网络系统
    1 控制中心机房CATV教学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对前端音视频节目源进行任意切换输出的功能;
        2)具有集中控制学校各分控终端的电视机电源打开和关闭功能;
        3)具有控制教室电视机频道转换、锁定音量调节的功能;
        4)具有控制机房能与全部教室或单个教室双向对讲的功能;
        5)具有录制和监视任何一套播出的电视节目功能;
        6)具有接收来自电视演播室和学校会场的实况电视节目、编辑调制后转播的功能;
        7)具有接收卫星电视信号和当地有线电视信号的功能;
        8)具有接收多媒体电脑链接校园网络、上Internet网功能;
        9)具有接收各教室上传的远程多功能组合遥控器信号的功能等。
    2 教室分控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
        1)通过多功能组合遥控器,各教学点能远程对授权的中心机房中,音视频设备操作控制功能;
        2)通过多功能组合遥控器和教室智能控制器,各教学点能远程对授权的多媒体电脑全面操作,起到辅助教学的功能;
        3)各教学点通过教室智能控制器与中心机房取得双向对讲的功能;
        4)通过多功能组合遥控器和教室智能控制器,各教学点能控制教室电视机电源开、关,频道转换、音量调节的功能。

20.6.5 多媒体集中控制与教室分控教学网络系统多媒体集中控制中心和各多媒体教室分控中心教学系统应符合以下功能:
    1 具有基于TCP/IP协议的远程集中控制管理;
    2 集中控制中心主控设备能对各分控中心教学设备进行广播式的音视频多媒体信息播放;并具有实时监控、监听各教学教室场景状况,远程对摄像机进行变焦、方位控制和教学实况录像;电源控制和操作管理;
    3 分控中心教学设备能对多媒体设备桌面式的集中控制管理;
    4 具有基于标准的网络接口和网络控制;
    5 具有电子锁功能;
    6 系统的网管软件和单机软件宜支持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
    7 分控中心终端设备可外接红外报警探测器;
    8 分控中心终端设备带有投影机延时断电功能;
    9 分控中心终端设备可外接音视频扩展矩阵切换器、云台、镜头、解码器等设备;
    10 分控中心终端设备可具有在校园集中控制中心授权下实现部分对集中控制中心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功能。

 

20.7.1 通信配线网络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通信行业现行的《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006-200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 5007-2003等规范标准中有关规定。

20.7.2 建筑物内通信配管设计
    1 建筑物内通信配管网设计应与其他专业协调配合,以利通信线缆竖井、电缆走线槽(桥架)、配线箱(分线箱)、配线管、通信插座的设计;
    2 公共建筑内通信线缆竖井的规格、线缆桥架、楼板预留孔、线缆预埋钢管群的配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也可参照表20-8配置。

20.jpg

    注:1 竖井内规格中括弧内净宽净深的尺寸为较大的电信交换设备楼、多个无源(有源)配线箱设备而设定;
        2 竖井的门应朝外开启,宽度不宜小于1.0m(1.2或1.5m),高度不宜小于2.10m。并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及防水能力;
        3 竖井内上升电缆走线槽(桥架)宜采用槽式电缆走线槽,槽深120mm(150mm),并有线缆的绑扎支架;
        4 竖井内上升线缆钢管群(套管)宜采用壁厚为3~4mm的钢管,其管口伸出本层顶板下宜为50mm、上层楼板上为100mm。

20.7.3 建筑物内通信配线设计
    第3款 建筑物内光缆宜采用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通常称为G.652光纤。G.652光纤可进一步分为G.652A、G.652B、G.652C三个子类。G.652A光纤主要适用于ITU-TG.957规定的SDH传输系统和G.691规定的带光放大的单通道直到STM-16的SDH传输系统;G.652B光纤主要适用于ITU-TG.957规定的SDH传输系统和G.691规定的带光放大的单通道SDH传输系统及直到STM-64的ITU-TG.692带光放大的波分复用传输系统;G.652C光纤即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又称低水峰光纤,主要适用于ITU-TG.957规定的SDH传输系统和G.691规定的带光放大的单通道SDH传输系统和直到STM-64的ITU-TG.692带光放大的波分复用传输系统。G.652光纤的A、B、C三个子类有不同的用途,其价格高低也不相同,通常C类高、B类较高、A类较低。
    第4款 市内电话通信电缆宜采用HYA型0.4mm或0.5mm铜芯线径的铝塑综合护层塑料绝缘市内电话通信电缆,当通信距离远或有特殊通信要求时可采用0.6mm或0.8mm铜芯线径的通信电缆。

20.7.4 建筑群内地下通信管道设计
    第1~3款 建筑群(校园区、住宅小区等)内地下通信管道规划设计应符合建筑总体的规划要求,应与建筑总体中道路、绿化、给水排水、电力管、热力管、燃气管等地下管道设施同步建设。
    第4款 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交越、埋深相互间有冲突,且迁移有困难时,可考虑减少管道所占断面高度(如立敷改为卧敷等),或改变管道埋深。必要时,降低埋深要求,但相应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混凝土包封、加混凝土盖板等),且管道顶部距路面不得小于0.3m。
    第9款 建筑群内地下通信配线管道设计
        ①水泥管宜采用管孔径为90mm的3孔、4孔、6孔排列组合方式的砌块;
        ②金属钢管宜采用管孔外径为102~114mm的3孔、4孔、6孔排列组合方式;
        ③塑料管宜采用聚氯乙烯(PVC-U)管材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塑料管一般长6m,设计时宜采用双壁波纹塑料管或普通硬质塑料管,管孔外径为100~110mm的3~8孔横断面形式;或采用多孔高强度塑料梅花管或蜂窝管,管孔内径为32mm的5孔、7孔横断面形式;或采用多孔高强度塑料方形栅格管,管孔内径为28~50mm的2~6孔、9孔横断面形式;
        ④塑料管道敷设后,其管顶覆土小于0.8m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宜用砖砌沟加钢筋混凝土盖板或作钢筋混凝土包封等。
    第10款 室外引入建筑物的通信与弱电系统的引入管道,宜采用外径63~102mm的钢管群,其根数及管径应按中远期引入电缆(光缆)的容量、数量确定,并预留日后发展的余量。建筑物面积小于20000m2时,宜采用一至两处,每处3~6根外径63~102mm的钢管;面积大于20000m2时,宜采用两至三处,每处6~9根外径63~102mm的钢管;室外引入的金属钢管内壁应光滑,其管身和管口不得变形和有毛刺。
    第12款 通信管道的段长按人孔间距位置而定。每段管道应按直线敷设,且应便于线缆的敷设。水泥管和塑料管等管道的段长不宜超过120m。管道敷设遇道路弯曲或需绕越地上、地下障碍物,宜在弯曲点设置人孔;弯曲管道的段长较短时,可建弯曲管道。弯曲管道的段长应小于直线管道最大允许段长。
    水泥管道弯管道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6m,塑料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20m。弯管道内应尽量减少电缆敷设时的侧压力。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即“S”形弯)或弯曲部分的中心夹角大于90°的弯管道(即“U”形弯)。

20.7.5 建筑群内通信电缆配线设计
    第1款 进入交接箱内的主干电缆、配线电缆的用户预测阶段和满足年限,均应以电缆开始运营时作为计算起点,近期为5年,中期为10年,远期为15~20年。
    第3款 建筑群内与通信主干电缆连接的交接设备亦可采用室外落地式、室外架空式或室外挂墙式交接箱。
    第6款 建筑群内通信管道中主干电缆应采用HYA型等非填充型(充气型)市内电话通信电缆,是因为管道及人孔中容易积水,采用充气型电缆实行充气维护,能及时发现电缆故障并及时排除,不致对建筑群内通信网造成大的影响和损失,所以考虑选用充气型电缆较合理。直埋式通信电缆可选用带铠装充油膏填充型电话通信线缆。同时其他敷设方式的线缆可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合综合选定,参见表20-9中有关配置要求。

21.jpg

    第13款 直埋式电缆需引入建筑物内分线设备时,应换接或采取非铠装方法穿钢管引入。如引至分线设备的距离在10m以内时,则可将铠装层脱去后穿钢管引入。

20.7.6 建筑群内通信光缆配线设计
    第2款 通信光缆可采用最佳使用工作波长在1310nm区域,并能在工作波长1550nm区域使用的单模光纤线缆,或可采用工作波长在850nm,并能在工作波长1300nm区域使用的多模光纤线缆。光缆结构宜优先选用松套充油膏结构。光缆宜采用无金属线对光缆。在雷击高发地区,光缆中心加强芯应采用非金属构件。
    第8款 直埋式通信光缆宜采用PE内护套+钢-铝-聚乙烯粘接护套+PE外护套等光缆结构。
    第9款 直埋式通信光缆在特殊场合敷设:
        ①直埋式通信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
        ②直埋式通信光缆不宜敷设在地下水位高、常年积水、车行道以及常有挖掘可能的地方;
        ③直埋式通信光缆的埋深为0.7~0.9m。当直埋式通信光缆在石质、半石质地段敷设时,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砂。
    第13款 通信光缆接续箱(盒)应采用密封防水结构,并具有耐腐蚀、耐压、抗冲击力机械结构性能;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光纤固定接头的指标应满足链路通信的要求。

 

21.1.2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开放式星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就可使网络在星形、总线形、环形等各种类型网络间进行转换。

21.1.3 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同级别的系统支持不同的带宽和网络应用,综合布线链路中选用的配线电缆、连接器件、跳线等性能和类别必须全部满足该系统级别传输性能的要求,考虑终端设备的互换性,允许配线子系统选用的电缆和连接硬件的传输性能高于本系统级别。

21.1.4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基础设施,应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通信和信息业务的要求。

 

21.2.1 本规范参照国际标准《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11801/2002-09,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的规定,将综合布线的设计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进线间一般是提供给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进线间主要作为室外电缆、光缆引入楼内的成端与分支及光缆的盘长空间位置。对于光缆至大楼(FTTB)、至用户(FTTH)、至桌面(FTTO)的应用及容量日益增多,进线间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许多商用建筑物地下一层环境条件已大大改善,也可安装电缆、光缆的配线架设备及通信设施。在不具备单独进线间或入楼电缆、光缆数量及入口设施较少时,建筑物也可以在入口处采用挖地沟或使用较小的空间完成缆线的成端与盘长,入口设施则可安装在设备间,但宜单独的设置场地,以便功能分区。

21. 2.3 工作区
    第1款 工作区是包括办公室、机房、会议室、工作间等需要电话、计算机终端等设施的区域和相应设备的统称。
    第2款 每一个工作区信息点数量的确定范围比较大,从现有的工程情况分析,从设置1个至10个信息点的现象都存在。
    因为建筑物用户性质不一样,功能要求和实际需求不一样,信息点数量不能仅按办公楼的模式确定,尤其是对于专用建筑(如电信、金融、体育场馆、博物馆等)更应加强需求分析,作出合理的配置。

21. 2.4 配线子系统中电信间FD与电话交换配线及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应符合图21-1和图21-2的要求。
    1 电话交换配线的连接方式

22.jpg


21.2.5 第2款 点对点端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大楼电信间的每根干线电缆直接从设备间延伸到指定的楼层和电信间。
    分支递减端接是用一根大对数干线电缆来支持若干个电信间或若干楼层的通信容量,经过电缆接头保护箱分出若干根小电缆,它们分别延伸到电信间,并端接于目的地的连接器件。

21.2.9 综合布线的各种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分干线电缆、配线电缆或设备端接点,同时,还应用标记条标明端接区域、物理位置、编号、容量、规格等,以便维护人员在现场一目了然地加以识别。

21.3.1 2002年6月,TIA/EIA委员会正式发布六类布线标准。在TIA/EIA-568B.2-10标准中规定了6e类布线系统支持的传输带宽为500MHz。

21.3.3 本条文列出了IS0 11801/2002-09版中对水平缆线与主干缆线之和的长度规定。为了使工程设计人员了解布线系统各部分缆线长度的关系及要求,特依据TIA/EIA 568-B.1标准列出表21-1,供工程设计参考。

23.jpg

    注:1 如B距离小于最大值时,C为对绞电缆的距离可相应增加,但A的总长度不能大于800m;
        2 表中100Ω对绞电缆作为语音的传输介质;
        3 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在主干链路时可达60km;
        4 对于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主干链路中接入电信设施能满足的传输距离不在本规定内;
        5 在总距离中可以包括入口设施至CD之间的缆线长度。

24.jpg

21.3.4 综合布线系统的信道、永久链路、CP链路的划分,应符合图21.3.4中的连接方式,通常信道是由90m水平缆线和10m的跳线和设备缆线及4个连接器件组成,而大多数F级的永久链路则由90m水平缆线和2个连接器件组成(不包括CP)。

21.3.5~21.3.8 综合布线系统在进行系统配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用户近期与远期的实际需要与发展,使之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尽量避免布线系统投入正常使用以后,较短的时间又要进行扩建与改建,造成资金浪费。一般来说,布线系统的水平配线应以远期需要为主,垂直干线应以近期实用为主。
    为了说明问题,以一个工程实例来进行设备与缆线的配置。例如建筑物的某一层共设置了200个信息点,计算机网络与电话各占50%,即各为100个信息点。
    ——语音部分
    1 FD水平配线模块按连接100根4对的水平电缆配置;
    2 语音主干的总对数按水平电缆总对数的25%计,为100对线的需求;如考虑10%的备份线对,则语音主干电缆总对数为110对;
    3 FD干线侧配线模块可按大对数主干电缆110对卡接端子容量配置。
    ——数据部分
    1 FD水平侧配线模块按连接100根4对的水平电缆配置。
    2 数据主干缆线;
        1)最小量配置:以每个HUB/SW为24个端口计,100个数据信息点需设置5个HUB/SW;以每4个HUB/SW为一群(96个端口)设置1个主端口,则需设2个主干端口;如主干缆线采用对绞电缆,每个主干端口需设4对线,则线对的总需求量为16对;如主干缆线采用光缆,每个主干光端口按2芯光纤考虑,则光纤的需求量为8芯;
        2)最大量配置:同样以每个HUB/SW为24端口计,100个数据信息点需设置5个HUB/SW;以每一个HUB/SW(24个端口)设置1个主干端口,加上两个备份端口,则共需设置7个主干端口;如主干缆线采用对绞电缆,以每个主干电端口需要4对线,则线对的需求量为28对。
        如主干缆线采用光缆,每个主干光端口按2芯光纤考虑,则光纤的需求量为14芯。
    3 FD干线侧配线模块可根据主干电缆或光缆的总容量加以配置。
    配置数量计算得出以后,再根据电缆、光缆、配线模块的类型、规格加以选用,作出合理配置。
    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主干缆线,推荐采用光缆。用于电话的主干缆线推荐采用对绞电缆,并考虑适当的备份,以保证网络安全。由于工程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不可能按一种模式,设计时还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需求加以调整应用。

21. 3.10 各段缆线长度计算公式(21.3.10-1)是采用非屏蔽电缆时的计算公式,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公式应采用

C=(102-H)/1.5。

21.4.2 新的国际标准中,将术语“衰减”改为“插入损耗”,用于表示链路与信道上的信号损失量。在本规范中衰减串音比(ACR)、不平衡衰减和耦合衰减的指标参数中仍保留“衰减”这一术语,但在计算ACR、RSACR、ELFEXT和PSELFEXT值时,使用相应的插入损耗值。

21.4.3 本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各项指标值参照ISO/IEC 11801/2002-09标准中的指标值。ISO/IEC 11801/2002-09标准中列出了不同频率时的计算公式和相对频率对应的具体数值表格两种方式,本规范附录L中仅列出相对频率对应的具体数值表格。

21.5.2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主要安装总配线设备。电话、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进线保安设备不属综合布线工程的范围,但可合装在一起。当分别设置时,考虑到设备电缆有长度限制的要求,安装总配线架的设备间与安装程控电话交换机及计算机主机的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
    一个10m2的设备间大约能安装5个19"标准机柜,在机柜中安装电话大对数电缆多对卡接式模块和数据主干缆线配线设备模块,大约能支持6000个信息点(其中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各占一半)的配线设备安装空间。

21.5.3 电信间主要为楼层安装配线设备和楼层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场地。一般情况下,主要用19"标准机柜安装,机柜尺寸通常为600mm(宽)×900mm(深)×2000mm(高),共有42U的安装空间。

 

21.7.1 关于综合布线系统所处环境允许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的规定,考虑了下列因素:
     在国家标准《通常的抗干扰标准》GB/T 17799.1中,规定居民区、商业区的干扰辐射场强为3V/m,按《抗辐射干扰标准》GB/18039.1的等级划分,属于中等EM环境;
    2 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编制的《通信机房环境安全管理通则》中,规定通信机房的电场强度在频率范围为0.15-500MHz时,不应大于130dBμV/m,相当于3.16V/m。
    参考以上两项规定,对电场强度作出3V/m的规定。

21.7.2 铜缆的命名可以按照以下推荐的方法统一命名。
    铜缆命名方法如下:

25.jpg

    对于屏蔽电缆根据防护的要求,应从F/UTP(电缆金属箔屏蔽)、U/FTP(线对金属箔屏蔽)、SF/UTP(电缆金属编织网加金属箔屏蔽)、S/FTP(电缆金属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金属箔屏蔽)中选用。

21.7.6 综合布线缆线的布放方式对于某些生产厂商提供的6类电缆不要求完全做到平直和均匀,甚至可以不绑扎,以减少对绞电缆之间串音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21.8.1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要求,是参考《商用大楼电信通道和间距标准》TIA/EIA569标准制定的。
    当建筑物在建或已建成但尚未投入运行时,为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选型,应测定建筑物环境的干扰场强度,根据取得的数据和资料,选择合适的器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光缆布线具有最佳的防甩磁干扰性能,在电磁干扰较严重的情况下,是比较理想的防电磁干扰布线系统。

21.8.5 综合布线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且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应采用适当截面的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体,也可采用竖井内集中用铜排或粗铜线引到接地网。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线或铜导体的截面应符合标准,接地电阻也应符合规定。

 

22.2.2 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根据项目的特殊性作进一步的考虑。常见的措施有设备屏蔽罩、屏蔽机房等。

22.2.5 本条规定依据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建筑物内部场强的测试应按该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22.3.1 本条规定引自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

22.3.2 供配电系统的谐波治理
    第1款 由二次侧负载产生的三次及其倍数次谐波会在D,yn11接线组别变压器的一次侧形成绕组内环流,故可有效地防止此类谐波经变压器传入一次侧的电网中。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将可能出现更高的温升,故应适当降低其负载率。有些国家主张采用K值变压器,K值代表变压器对谐波电流所致温升的承受能力。
    第6款 大功率谐波骚扰源一般可界定为设备功率大于所在变压器容量的8%,且THDi大于35%的用电设备。
    第8款 最简单有效的低阻抗设计方法是将从变压器至大功率谐波骚扰源的馈线截面放大,具体可参照设备样本所供参数进行设计。
    第9款 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组所配的电抗器应与工程中所针对的谐波数相匹配。

22.5.3 主要指大功率UPS等谐波源,最简单有效的低阻抗设计方法为将从变压器至大功率谐波骚扰源的馈线截面放大,具体可参照设备样本所供参数进行设计。

22.7.1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如10kV、6kV、0.4kV的电力电缆应分别穿导管或在不同的电缆桥架内敷设;电力电缆不得与电子信息系统的传输线路合用保护导管和线槽;信号电压明显不同的电子信息系统的传输线路,例如,同为模拟信号的音响广播传输线路与有线电视广播传输线路等,也不得合用保护导管和线槽;不同信号类型的传输线路,例如,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不宜合用保护导管和线槽。

22.7.2 广播线路的工作电压通常为100V或70V,明显高于其他电子信息系统传输线路的工作电压,且其工作电流也相对较大,容易对其他电子信息系统产生干扰,故也需作一定程度的限制。

22.7.4 为保证保护导管的屏蔽效果,应使保护导管可靠连接并接地。

22.8.3 彼此间采用五金属增强线的光缆连接、设置信号隔离变压器、采用微波传输网络等方法均可阻断高电压的传递途径。

22.8.5 做成封闭环是为消除等电位网络中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确保各点之间的电位相等。

22.8.6 图22-1~图22-4为各种不同的等电位联结网络及其适用范围。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22.8.7 这是为了确保联结导体在高频下仍具有较小的阻抗。

22.8.9 这是为了避免UPS输出端中性点悬浮。

23.1. 1 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物(群)所设的各类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及电信间,对于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m2的计算机房与电话交换机房应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23.1.2 各类电子信息设备分类合设机房,可节约机房面积,减少值班人员,方便管理,有利于系统集成。

23.1. 3 对于高层建筑或电子信息系统较多的多层建筑,其布线种类、设备机柜、接线箱等较多,故应设置电信间。

23.1.5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内容在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中,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人员应密此切配合,为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及其发展留出适度的面积,使机房能满足系统扩容、更新和增加新系统等发展的需要。

23.1.6 地震发生时,机房和设备不应遭到破坏。

 

23.2.1 漏水、粉尘、有害气体、振动冲击、电磁场干扰等会影响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机房位置选择应尽可能远离产生上述影响源的场所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3.2.2 电信间又称弱电间、弱电竖井,既是各系统的布线通道,又是各系统设备机柜、接线箱、端子箱等的安装空间。电信间的位置选择应考虑系统进出线、安装、维护、管理的需要,尽可能远离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设施。

23.2.3 机房的组成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各类用房可选择组合,但应考虑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合理性。机房面积的计算参照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的规定。电信间要满足各系统的布线、设备机柜等的安装以及维护管理的需要,应保证必要的工作面积。

23.2.4 为了满足运行管理人员操作、监视、维护等的需要,故机房和电信间设备布置应保证足够的通道距离。

 

2

23.3.1 粉尘、电磁场干扰等会影响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噪声会影响运行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23.3.2、23.3.3 为了满足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系统可靠运行等方面的需要,对机房的建筑、结构、电气、暖通专业提出相关要求。

 

    为了保证电子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以及运行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机房的供电、接地及防静电设计提出相关要求。

 

    由于机房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机房的设计应考虑在正常情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的使用需要,还要考虑本身的安全,在非正常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

 

24.1.1 本章内容涵盖民用蒸汽锅炉房和住宅小区集中供热热水锅炉房的热工检测与控制。
    第1款 蒸汽锅炉房主要用于我国北方诸如大型医院等项目。由于医院长年采用蒸汽消毒、食堂蒸饭、夏季制冷(为溴化锂制冷机组供气)及冬季采暖(经过热交换器)供热,炉型统一便于管理。民用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最大为20t/h,20t/h以上的蒸锅炉多为工业和热电站用。
    第2款 近年来,我国长江以北,尤其东北高寒地区为了治理环境污染,许多效率低、污染大的小型热水锅炉被拆除。住宅小区供暖朝着集中供热方向发展,热水锅炉的容量越来越大,出现了多台58MW大型热水锅炉并列运行的情况。

24.1.2 本条文的目的是提醒设计人员在作锅炉房仪表设计时,注意与报警系统、计算机监视或各种巡检装置的检测项目综合考虑.不要重复设置检测环节(需要者除外)以减少投资。

24.1.3 在满足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下,检测仪表要精简,其目的是节约投资和减少运行维护费用。

24.1.4 过程参数的检测控制仪表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有的仪表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工程大小、投资状况、技术指标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

24.2.1 温度仪表
    第1款 就地式温度仪表当选用双金属温度计时,通常安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刻度盘直径宜大于100mm以满足视觉要求。
    第2款 压力式温度计量程范围最好在满量程的1/3~3/4之间,尤其无蒸发液体的温度计要特别注意,因其饱和蒸汽压力与温度关系为非线性函数,在1/3刻度部分的误差将增大一个等级。另外,在量程上限应留一定裕度,可避免产生使弹簧管损坏的现象。
    第3款 用于测量炉膛、烟道烟气温度的测量元件,由于插入深度较长,在烟气压力的扰动下,测温元件会颤动。在这种情况下,热电偶的耐振性,比热电阻要好。
    第4款 通常蒸汽、热水温度均为经济考核参数,,测量精度要求高,而蒸汽、热水介质的测量情况无机械振动,且在热电阻的测量范围内,故应采用热电阻。
    第5款 由于管道中心温度和速度变化较小,管道中心的流体温度具有代表性,故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感温体要求尽量插入被测介质的中心。

24.2.2 压力仪表
    第1款 选择压力仪表时,考虑的重点是测量仪表形式、量程和材质。对于弹性压力表所测压力接近上限时,弹簧的变形力通常很大,容易产生永久变形,缩短使用期限。对于所测压力接近下限时,外力要克服弹性元件初始变形力后才能产生变形,所以越接近下限时,误差越大。为了保证所需精度,且经久耐用作此条文规定。

24.2.3 流量仪表
    第2款 目前国内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中,流量测量仪表多采用标准节流装置。由于标准节流装置适用面较广、通用程度高、造价相对便宜等优点得到广泛采用。
    因此,本条文规定,一般流体(蒸汽、液体)流量测量仪表应选择标准节流装置配用差压式流量计。当标准节流装置不能满足要求时,才选用其他类型的流量计。

24.2.4 液位仪表
    第1款 采用差压计测量密闭容器的液位,通常容器的低水位测量接管设在满量程的10%处,以防止水位波动较大时,克服水枯或水满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常水位定在满量程的30%是保证水位在上、下最大的波动范围内仍可测量。
    第2款 为消除平衡容量两层套筒内水温不等而使其重度不同所引起的示值误差,双室平衡容器应采用温度补偿型。

24.2.5 分析仪表
    第2款 磁导式氧量分析仪用于连续自动分析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测量过程中不改变被分析气体的形态。对于烟道气体含氧量测量具有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在0~100%的范围内均可测量。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量烟气含氧量具有反应迅速、迟延小、结构简单可用来测量高温烟气(600~800℃)等优点,在燃煤锅炉房中得到广泛应用。

24.2.6 显示、记录、调节仪表
    第1款第1项 因数字式显示仪表与动圈式显示仪表相比具有精度高、读数直接方便的优点,故在工程中推荐使用。但对一些小型锅炉或投资少的锅炉房也可采用动圈式显示仪表。
    采用色带指示仪测量汽包水位是基于其显示直观、形象,故在工程中大量采用。
    第1款第6项 一个调节系统由手动切换到自动,或由自动切换到手动都不应该影响调节器输出的变化。无扰切换是设计一个调节系统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实现无扰切换必须选择有自动跟踪功能的调节器。
    第1款第7项 调节器的上、下限限幅同操作器的上、下限限位都是为了限制执行机构的动作范围,以保证锅炉的安全。具体选用时,如果操作器没有限位功能则调节器就要有限幅功能。当调节系统中调节器和操作器都具有限幅和限位功能时,可将调节器的输出限幅作为Ⅰ限值,操作器的限位作为Ⅱ限值,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2.7 电动执行器及调节阀口径的选择
    第3款 调节阀阀径是根据计算其流量系数Kv值选取的。在公式(24.2.7-1)、(24.2.7-4)中,WLmax、Wgmax为最大流量,当工艺能够提供该参数的数值时,应以工艺提供的为准。当工艺不能确定时,最大流量的选择应不小于常用流量的1.25倍。
    第4款 雷诺数是一个用来证明流体在管道内流动状态的无量纲数。通过雷诺数可判断流体的流动状态是层流还是湍流。因为流量系数是在湍流下测得的,当雷诺数大于3500时,流体为湍流状态可不作低雷诺数修正。当小于3500时,流体逐步进入层流状态。对于计算的Kv值,必然会导致较大的误差。因此,对雷诺数偏低的流体在Kv值计算时必须进行修正。其修正方法参见相关设计手册。
    第6款 在计算调节阀流量系数公式中的常数是在调节阀直径与管道直径相同,而且保证一定直管长度的情况下,通过实验取得的。
    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不能满足这个条件,特别是调节阀的公称通径小于管道直径,阀两端必然会装有渐缩或渐扩接头等过渡件,因此,加在阀两端的阀压降△p便会小于计算阀压降,使阀的实际流量系数减小。因此,对未考虑附接管件时算得的流量系数要加以修正。其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K'v= Kv/KLP (24-1)

    式中KLP——有附接管件时的压力恢复管件形状组合修正系数(其值可根据D/d比值,在设计手册中各种调节阀的系数值表中查得)。
    第7款 经验法是经过大量的工程计算总结出来的结论。使用经验法的前提是保证工艺管道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仍将采用计算法。

24.3.1~24.3.7 本节条款规定了锅炉机组和水处理系统热工参数需要检测的内容,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参数做了必须装设监测仪表的规定。对于一些用于经济核算和经济运行的参数界定了应装设监测仪表的范围。

24.3.8 由于小于或等于4t/h的蒸汽锅炉,其蒸发量比较小,安装这种小型锅炉的用户往往对蒸汽质量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配备位式给水自动调节装置是比较简单,易于实现,经济实用的控制方案。
    对于等于或大于6t/h的蒸汽锅炉,推荐设置连续给水自动调节装置。至于采用单冲量、双冲量、三冲量水位调节尚应根据锅炉的大小和负荷的具体情况选择,本规范未作具体规定。

24.3.9、24.3.10 为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并能在故障状态下确保锅炉本体不受损坏,制定本条款。

24.3.11 此条规定有两个目的:①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②提高蒸汽质量,同时使锅炉运行在最佳风煤比状态,以达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因此,推荐采用燃烧自动调节装置。

24.3.12 对于热力除氧器设置水位调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除氧水箱水位稳定,同时,也是维持给水泵吸入口压力稳定。这有利于给水泵的安全运行(水位太低,可能使给水泵入口汽化)和保证除氧效果(水位太高,可能淹没除氧头,影响除氧效果)。
    用蒸汽把进入除氧器的水加热到沸点,把水中的氧气排掉以减小锅炉和金属管道的腐蚀。除氧效果与加热时的饱和温度有关,饱和温度稳定,除氧效果就好,一定的饱和温度对应一定的饱和压力。因此,维持除氧器压力稳定,就可以使饱和温度稳定。所以,要设置蒸汽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24.3.13 用喷射器(或真空泵)将除氧器内压力抽成一定的真空度,进入除氧器的水首先加热到与除氧器内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上0.5~1.0℃,然后送入除氧器。由于被除氧的水有过热度,故一部分被汽化,另一部分水处于沸腾状态,水中的气体(主要是氧气)被分解出来,被喷射器排出器外达到除氧的目的。
    由于进入除氧器的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除氧效果的好坏,因此真空除氧器的进水温度应设自动调节装置。

24.3.14 两台及以上除氧器并列运行时,除蒸汽空间用汽平衡管连接外,除氧水箱也用水平衡管连接起来。这对保证锅炉给水泵的安全运行是有利的,但对水位调节、压力调节就不太有利。因为,所有除氧器水箱通过水平衡管连接起来互相干扰,特别是压力控制不好时,水位波动更大。另外,多台除氧器并列运行时,其压力调节对象是一种耦合对象,容易产生振荡。因此,调节系统应重点解决稳定性问题。一台除氧器的水位、压力利PI(比例积分)调节规律,其余采用P(比例)调节规律是提高调节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24.4.1、24.4.2 为使锅炉机组及水处理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对于一些重要的参数设置了自动报警。当这些参数超出报警阈值,就有可能使设备损坏。因此,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参数设置自动报警装置,一但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发出警报,提示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24.8.2 本条规定主要是从测量精度方面考虑的。测温元件装设在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因介质不流通,受散热影响,不能反映真实温度。
    在有涡流的地方压力波动较大,取压口设在此处,亦不能反映真实压力。
    压力取源部件和测温元件在同一管段上邻近安装时,如果测温元件安装在上游,将破坏管道内介质的流场,使测温元件附近的压力产生扰动,对邻近的压力测量非常不利。因此,作出了压力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测温元件上游的规定。

24.8.3 测量含固体颗粒介质(如烟气)的压力时,取源部件设置在管道(烟道)上方的目的是防止固体颗粒落入测量管路,造成管路堵塞,影响测量

24.11.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工控领域的普及及成本不断降低,锅炉机组利用计算机进行监控的工程越来越多,技术上日趋成熟。对于相同吨位的锅炉与采用模拟量组合仪表相比,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监控性能强、操作方便等优点,尤其在采用锅炉燃烧自动调节时,更具优势。
    因此,本规范推荐在24.11.1所述情况下宜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

 

 

 返回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下册(弱电条文说明

加入收藏 规范号JGJ 16—2008
分享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下册(弱电条文说明

加入收藏 规范号JGJ 16—2008
分享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下册(弱电条文说明

加入收藏 规范号JGJ 16—2008
分享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下册(弱电条文说明

加入收藏 规范号JGJ 16—2008
分享到:
声明:整本规范均由网友提供上传,主要向广大网友提供免费查阅和规范宣传,但不得用于商业转载和使用。